102年第2學期-1930 全球化與經濟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期中考 35
期末考 35
平時成績與報告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5人,已有62 人選讀,尚餘名額1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劉仲戌

教育目標

本課程主要目的在讓學生了解全球化的成因及歷史,在面對全球化的挑戰,個人、企業與政府在決策上應如何思考。探討貿易、企業與資本與金融市場的全球化,以及美元成為國際主要支付貨幣等經濟議題,以及全球化帶來的消費、文化與政治等非經濟層面的影響。除此之外,課程也將討論反全球化的風潮,全球化與本土化的衝突,以及全球在地化的影響。本課程除課堂講授外,將要求學生分組挑選全球化的議題,撰寫報告並加以討論,如人口、貧富、糧食、能源、暖化與環境衝擊等。希望經由本課程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帶給同學全球化的思考及觀念,了解全球化對個人生活及就業的影響,並預作準備。

課程概述

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繫不斷增強,人類生活及企業的經營已經跨業國界,不只侷限在一個國家或一個區域,彼此之間緊密的連結在一起,形成一個生命共同體。本課程將從不同層面討論造成全球化的因素,包括交通、運輸、通訊及資訊,進而探究全球化對個人、企業、社會及國家不同面向的影響。討論的議題包括貿易的全球化、企業的全球化、勞動市場的全球化、資本與金融市場的全球化、美元成為國際主要支付貨幣等經濟議題。貿易的全球化,探討貿易自由化對全球生產及消費的影響;企業的全球化,探討全球化的生產與銷售以及業務的外包對各國經濟的影響,以及企業如何從事全球運籌與供應鏈的管理。資本與金融市場的全球化,探討國際資金的流動對企業籌資、本國金融市場及實體經濟的影響。除此之外,本課程也將討論全球在地化與反全球化,以及全球化對各國文化及政治等非經濟層面的影響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Firedman, Thomas,(楊振富譯), 2005, The World Is Flat,(世界是平的),雅言文化。
2.施振榮,第四種全球化模式:全球化的生產與行銷,北京:三聯出版公司,2001.
3.David Held,2002 ,(沈宗瑞譯),全球化衝擊,台北:韋伯。
4.Ulrich Beck,孫治本譯,1999,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台北,商務。
5.大前研一,許曉平譯,2002,中國,出租中,台北,天下文化。
6.Firedman, Thomas, 2000, The Lexus and Olive Tree, Linking Publishing. 中譯本:了解全球化:凌志汽車與橄欖樹,蔡繼光等譯,2000,聯經。
7.Firedman, Thomas (楊振富譯),2008,世界又熱、又擠、又平,天下文化。
8.Pietra Rivoli, 2005, The Travels of a T-Shirt in the Global Economy. 中譯本: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洪世民譯 ,2006 ,寶鼎。
9.Bongiorni, Sara(莎拉.邦喬尼)2007,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黃治蘋譯,早安財經出版社
10.大衛.史密斯,2007,中國龍與印度象:改變新世界經濟的十大威脅,羅耀宗譯,知識流出版社。
11.黑田篤郎,宋昭儀譯,2002,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台北,經濟新潮社。
12.諾瑞娜•赫茲,2003,許玉雯譯,當企業購併國家,台北,經濟新潮社。
13.Soros, George, 1998, The crisis of global capitalism《全球化資本主義危機》,台北,聯經,)
14.Drucker, Peter F.(劉真如譯) ,2002, 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 下一個社會,商周出版社
15.Stiglitz, Joseph E., 2010, Free fall, (姜雪影、朱家一譯,失控的未來),天下文化。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全球化與經濟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