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第2學期-2645 當代影像專題(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課堂參與出席 | 40 | |
作業 | 6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0人,已有25 人選讀,尚餘名額-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朱盈樺教育目標
此課程將透過不同影像創作技巧之探討,配合實驗電影、攝影思潮文本之閱讀與討論,訓練學生創意思考與視覺表達的能力,並加強對生活環境與社會議題之敏銳度。課程內容安排將著重於觀看的欲望、視覺影像中之時間性、攝影美學、影像敘事性等。 結合流動影像與靜態影像之訓練,此課程將培養學生理解影像文本之美學效應、敘述結構與表達形態,學習視覺再現的思考能力,以發展跨領域之創作模式。
課程概述
此課程將透過不同影像創作技巧之探討,配合實驗電影、攝影思潮文本之閱讀與討論,訓練學生創意思考與視覺表達的能力,並加強對生活環境與社會議題之敏銳度。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1
上課時間:三/8,9[FA102]
修課班級:美術系 3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不開放推廣部隨班附讀。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朱盈樺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週四 14:00-16:00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大衛貝特,《攝影的關鍵思維》,台北: 城邦,2012。
鄭意萱,《攝影藝術簡史》,台北:藝術家,2007。
Charlotte Cotton,《這就是當代攝影》,大家出版社,2011。
班雅明,《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灣攝影,1998。
羅蘭巴特,《明室》,台灣攝影,1997 (修訂版)。
蘇珊宋塔,《論攝影 》,台北: 麥田,2010。
約翰伯格、尚摩爾,《另一種影像敘事》,台北:城邦臉譜,2009。
Liz Wells,《攝影學:批判導讀 》,台北: 韋伯文化,2005。
Vilém Flusser,《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遠流,1994。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當代影像專題(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