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第2學期-3205 自然:科學傳播媒體通路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 10 全學期點名五次,不接受補點,超過三次點名不到者,該分數不予計分。
作業評量 60 (一)作業一:座談會(一)心得報告至少1000字(15%,於第9週上傳),作業二:座談會(二)心得報告至少1000字(15%,於第15週上傳),作業三:期末報告30%)
札記卡 30 每週課後繳交上課心得,字數150-200字左右,原稿會掃描並留存,以電子檔寄回給同學並公布札記卡內容於網路教室。字跡請工整,如潦草無法辨識,該次則不予計分。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45 人選讀,尚餘名額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鄧宗禹

教育目標

「科學傳播媒體通路」課程之目的,討論各種當前主流媒體,分析其媒介特性和觀眾特質,提供學生對於媒體通路的基本認識。 教學目標如下: 一、分析印刷媒體( 報紙、雜誌)之特性、表現形式、目標閱聽眾與內容設計。 二、分析電子媒體( 廣播、電視)之特性、表現形式、目標閱聽眾與內容設計。 三、分析新媒體(網路、遊戲等)之特性、表現形式、目標閱聽眾與內容設計。 四、分析展館媒體之特性、活動形式、目標閱聽眾與內容設計。 五、以實際案例分析科學傳播於各類媒體之運用,學習有效設計科傳活動內容,選擇合適的媒體通路,以觸達設定目標閱聽眾群。

課程概述

通識課程不同於專業課程,實乃著重引導學生主動關懷、探索與實踐人類的終極價值與智慧;同時通識課程所提供的知識,不是專業課程的淺薄化,而是具有厚實感的基礎知識。本校根據創校傳統、校訓與辦學理念訂定通識教育定四大基本素養:求真素養、篤信素養、力行素養與宏通素養,以具體落實本校通識教育之理想。希望本校學生能發揮自主學習精神,在通識課程老師的引導下,逐漸培養其通識教育基本素養,並期待能終身學習。各種基本素養並訂有具體的學習成效指標,以做教學與學習成效之自我檢證的具體指標,分述如下:求真素養(自然領域):1.學習自然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探索物理與生命世界的微妙,2.發揮就事論事的精神,3.能參與科學議題相關的公共事務。篤信素養(人文領域):1.學習人文精神以探索內在自我與領會人類文明的深層價值,2.發展自律精神,3.能運用理性進行道德推理。力行素養(社會領域):1.運用社會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激發學生的傾聽與溝通能力,2.承認與尊重多元差,3.實踐民主審議的精神。宏通素養(跨領域):1.追求人類的整體價值,2.融通求真、篤信、力行等素養於個人生命之中。各領域的課程對於學習成效指標可以跨選,不必拘泥。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授課講義

林佳蓉(2010)。媒體素養教育 : 兒童、青少年與媒體。臺北市:華騰文化。
許瑞宋(譯)(2011)。決戰第三螢幕:隨時、定位、互動,行動時代緊貼顧客的行銷與消費新模式(原作者:Chuck Martin),台北: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2011)
陳清河(2005)。廣播媒介生態與產業,台北:亞太。
陳萬達(2012)。媒體企劃:跨媒體行銷趨勢與傳播策略Media Planning: Cross-Media Marketing Trend & Communication Strategy,台北:威仕曼文化。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自然:科學傳播媒體通路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