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第2學期-3261 社會:藝術的社會實踐與社會創新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時表現 10
分組討論作業 30
期中報告 30
期末報告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0人,已有9 人選讀,尚餘名額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洪儀真

教育目標

H. Marcuse曾說,「藝術的使命是傳達批判的自由觀,這種自由既源於感官的淨化。也源於對主導社會秩序的具體否定; 藝術的使命,是喚起感覺、體驗及行動的另類視野,以促進社會的改變。」社會參與式的藝術創作,在過去幾年成為一個廣受注目的藝術形式,政策面上的動力來自於2006年起文建會所推動的「公共空間藝術再造補助計畫」,到2008年改為「藝術介入公共空間補助計畫」,促成藝術家與社區合作,以藝術做為平台,共同與居民一起進行公共空間的改造與提升。就藝術家的立場而言,社會實踐式的藝術創作,發揮了民主社會中公民參與的精神,以及藝術創作本身的創新與革命意義。然而,如此充滿創意的社會實踐方式並不單純,既涉及了藝術家/社群/政府不同的立場與態度,也挑戰諸多既定的傳統觀念與行動邏輯,在激發出創新文化之餘,更製造出深刻的衝突與反思議題。藝術學界與社區營造等相關學門,對此等議題已有相當的探討,但是社會學者較少系統性的涉入。而藝術的社會實踐課題,實則牽涉諸如社會網絡、公共領域與公共論述、社會溝通、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等重要的社會學課題,也反映不同領域行動者的磨合與互動過程,亦是藝術社會學所關心的跨領域社會現象。國內藝術家的社會實踐案例已有一定的累積,但是理論方面仍處建構的過程,也欠缺與社會科學深入的對話。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Grant H.Kester, 2004, Conversation Pieces: Community+Communication in Modern Art.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中譯本:吳瑪悧、謝明學、梁錦鋆譯,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台北:遠流。
2. Suzanne Lacy, 1995, Mapping the Terrain: New Genre Public Art. California: Bay Press.中譯本:吳瑪悧等譯,2004,《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台北:遠流。
3. 吳瑪悧編,2007,《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台北: 遠流。
4. 鄭慧華編,2009,《藝術與社會:當代藝術家專文與訪談》。台北:台北市立 美術館。eBook: http://praxis.tw/publish/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藝術的社會實踐與社會創新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