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第2學期-5058 台灣文學專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期末報告 50
課堂討論 25
出席 25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2人,已有7 人選讀,尚餘名額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傅素春

教育目標

1.臺灣文學研究範疇之設定與開展 2.當代臺灣文學學術研究方向 3.臺灣文學理論之挪用與反思 4.臺灣文學文本的閱讀與評論

課程概述

本課程設計聚焦在兩大主題的探究:「臺灣文學」與「西方理論與論述典範」。 因此,課程第一部分在討論臺灣文學範疇的問題,建構台灣文學研究的脈絡,將台灣文學研究、史述與跨文化的論述置入,對臺灣文學史的史學與文學論述概念作一介紹與評析,並對文學史書寫周邊的論爭一併納入,藉此理解臺灣文學除了文學自身的課題外,涉及的跨科、跨學門與跨國理論輸入後的軌跡與蛻變。第二部分則在介紹臺灣文學研究的代表性論點與著作導讀,藉此側面了解臺灣文學已經探究的課題與未逮可供思考研究的部分,並且由此了解二十世紀西方理論觀點輸入後的臺灣文學研究之學術風貌,餘後旁擊的理論引用與學術書寫模式的課題,勾連到第三部分討論西方思維與理論觀點輸入後的反思。 課程進行的方式以文學課題為主,參酌目前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邱貴芬等《台灣小說史論》、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作為課程的主要架構,納入臺灣文學研究的理解與理論脈絡的辨析。每周設定議題,由課程老師與研究生對參考資料進行引介與導讀,並對文本與議題進行相關研討。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中島利郎編:《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2003年)
安德森 (Benedict Anderson) ;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 :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市:時報文化,1999年)
阮斐娜:《帝國的太陽下:日本的臺灣及南方殖民地文學》(臺北市:麥田,2010年)
阮斐娜:《帝國的太陽下:日本的臺灣及南方殖民地文學》(臺北市:麥田,2010年)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市:麥田,2000年)
周蕾(Rey Chow)著;陳衍秀譯:《世界標靶的時代:戰爭、理論與比較研究中的自我指涉》(臺北市:麥田,2011年)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市:麥田,1995年)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市:時報,1994年)
林芳玫等:《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市:女書文化,2004年)
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2年)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市:麥田,1995年)
張小虹:《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台北市:聯合文學,1995年)
林耀德主編:《當代臺灣情色文學論:蕾絲與鞭子的交歡》(台北市:時報,1997年)
楊翠:《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台北市:時報,1993年)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 (台北市:元尊,1997年)
邱琡雯:《出外:臺日跨國女性的離返經驗》(臺北市:聯經,2013年)
邱貴芬:《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家小說選讀(上)(下)》(台北市:女書文化,2001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市:麥田,2003)
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2003年)
范銘如:《眾裡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綜論》(臺北市:麥田,2002)
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著;李尚遠譯:《理論之後:文化理論的當下與未來》(臺北市:商周,2005年)
尉天驄:《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1978年)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市:聯經,1988年)
崔末順:《海島與半島:日據臺韓文學比較》(臺北市:聯經,2013年)
張京媛:《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市:麥田,1995年)
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2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市:聯合,2001)
梅家玲:《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臺北市:麥田,2006年)
許南村:《反對言偽而辯:陳芳明臺灣文學論、後現代論、後殖民論的批判》(臺北市:人間,2002年)
許詩萱:〈戰後初期(1945.8∼1949.12)台灣文學的重建─ 以《台灣新生報》「橋」副刊為主要探討對象〉(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1998年)
陳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市:麥田,2011年)
陳芳明:《現代主義及其不滿》(臺北市:聯經,2013年)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臺北市:聯經,2011年)
陳建忠等:《臺灣小說史論》(臺北市:麥田,2007)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市:春暉,1997年)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市:麥田,2004年)
楊小濱:《欲望與絕爽:拉岡視野下的當代華語文學與文化》(臺北市:麥田,2013)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臺北市:文學界,1987年)
葛爾納(Ernest Gellner)著;李金梅譯:《國族主義》(台北市:聯經,2001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臺灣小說專論》(臺北市:麥田,2006年)
蔡其昌:〈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台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藍佩嘉:《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臺灣新富家庭》(台北市:行人 ,2008年)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台灣文學專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