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第2學期-5262 生命倫理學專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常成績與出席率 20
課堂討論與口頭報告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0人,已有6 人選讀,尚餘名額1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姜文斌

教育目標

生命倫理學是20世紀70年代所興起的一門新學科。儘管發展的歷史短暫,但與生命倫理學有關的事情,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觸到的課題(報章雜誌、新聞媒體時常可以看到像器官移植、基因工程、人工生殖等課題的討論)。如果說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那麼面臨生物科技的進步(特別是在醫學方面)對傳統倫理學所帶來的挑戰,如何道德地對待生命,就成了我們所必須積極面對的課題,也是生命倫理學所要教導我們的。本課程將由兩位老師分別針對東西方哲學對生命倫理學相關課題所提出的觀點引導學生進行探討。透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能以更廣闊地視角來對生命倫理學相關課題進行反思。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托馬斯.A.香農,《生命倫理學導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尉遲淦,《生命倫理》,台北:華都文化,2007年。
邱仁宗,《生命倫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李瑞全,《儒家生命倫理學》,台北:鵝湖出版社,1999年。
范瑞平,《當代儒家生命倫理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釋昭慧,〈佛教生命倫理學之研究方法論〉,《玄奘佛學研究》第 5 期(2006年7月),頁 81-106。
釋昭慧,〈異種基因轉殖的倫理爭議及佛法觀點〉,《玄奘佛學研究》第 3 期(2005 年 7 月),頁 1-30。
釋惠敏,〈佛教之生命倫理觀:以「複製人」與「胚胎幹細胞」為例〉,《中華佛學學報》第 15期(2002年7月),頁 457-470。
釋恆清,〈論佛教的自殺觀〉,《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 9 期(1986 年 1 月),頁 181-197。
Peter Harvey, 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t Ethics: Foundations, Values and Issue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Damien Keown, Buddhism and Bioethics, Basingstoke: Palgrave, 2001.
Damien Keown, “Buddhist Bioethics,” The Cambridge Textbook of Bioethics,
edited by A. M. Vie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391-396.
Stephen Holland, Bioethics,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2003.
Bioethics, edited by Justin Oakley, Farnham:Ashgate, 2009.
Bioethics: An Anthology, edited by Helga Kuhse and Peter Singer,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2006.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生命倫理學專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