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第1學期-0244 台灣史(上)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與課堂參與 30
期中考試 30
期末報告 4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80人,已有69 人選讀,尚餘名額1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劉超驊

教育目標

本課程之教學目標在於促使學生瞭解臺灣各階段之歷史變遷,並導引學生思索臺灣史研究中的不同論點。首先,說明臺灣史研究的興起背景與具備特性。其次,依照臺灣各個歷史時期,介紹各個重要的歷史發展階段,並以研究議題中的不同觀點,引導學生對歷史問題進行思索。促使學生對歷史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從而增加對歷史的認知與興趣。

課程概述

屬於歷史系必修之基礎課程,著眼於建立對台灣本土以往歷史的認知,依序由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介紹到大航海時代的荷蘭、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鄭氏抗清統治時期,直到清朝212年間的治理(收入版圖後至割讓予日本之際)。 主要以立足於這片土地,認同台灣的史觀,來反思以往當政者單向片面的詮釋。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第一週:課程簡介、相關資料介紹

第二週:臺灣歷史的特性
1. 吳密察,〈「歷史」的出現〉,收錄於黃富三等主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展望》,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1997,頁1-21。
2. 張炎憲,〈臺灣史研究與臺灣主體性〉,收於張炎憲等主編,《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臺北:吳三連文教基金會,1996,頁431-451。

第三週:臺灣之史前文化(一)
1. 何傳坤,《臺灣的史前文化》,臺北:遠足出版社,2004。
2. 劉益昌,《臺灣的考古遺址》,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2。

第四週:臺灣之史前文化(二)
1. 李壬癸,《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臺北:常民文化,1997。
2. 宋光宇編譯,〈從混沌邁向文明〉,《人類學導論》,臺北市:桂冠,1977,頁171-225。
3.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1945)》,臺北:聯經,1998。

第五週:臺灣原住民之社會文化(一)
1. 許木柱,〈臺灣高山族史料介紹〉,收於李筱峰等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1996,頁75-85。
2. 王嵩山,《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2001,頁181-210。
3. 莊雅仲,〈裨海紀遊—徘徊於自我與異己之間〉,收入盧建榮編,《文化與權力—臺灣新文化史》,臺北:麥田,2001。

第六週:臺灣原住民之社會文化(二)
1. 張隆志,〈追尋失落的福爾摩莎部落─臺灣平埔族群史研究的反思〉,收於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頁257-272。
2. 潘英海,〈傳統文化?文化傳統? 關於「平埔族群傳統文化」的迷思〉,收於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頁205-236。


第七週:大航海時代下的臺灣(一)
1. 曹永和,〈環中國海域交流史上的臺灣和日本〉,收於李筱峰等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頁103-134。
2. 曹永和,〈荷蘭與西班牙佔據時期的臺灣〉,收於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1979,頁25-44。
3.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臺灣早期史研究1400-1700》,臺北市:聯經,2005。


第八週:大航海時代下的臺灣(二)
1. 村上直次郎等著、許賢瑤譯,《荷蘭時代臺灣史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
2.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編譯,《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臺北:稻鄉,1997。
3.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編譯,《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下卷-社會、文化》臺北:稻鄉,2002。

第九週:影片欣賞與討論

第十週:期中考試

第十一週:明鄭王朝
1. 曹永和,〈鄭氏時代之臺灣墾殖〉,,收於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1979,頁155-193。
2. 鄭瑞明,〈臺灣明鄭與東南亞之貿易關係初探-發展東南亞貿易之動機、實務及外商之前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4(1986)。
3. 翁佳音,〈十七世紀的福佬海商〉,收於湯熙勇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七輯,臺北:中研院社科所,1999。

第十二週:清朝對臺灣之統治(一)
1. 湯熙勇,〈論康熙時期的納臺爭議與臺灣的開發政策〉,《臺北文獻》114,頁25-53,1995年12月。
2. 莊吉發,〈清初閩粵人口壓迫與偷渡臺灣〉,《大陸雜誌》,60卷1期(1970/01),頁25-33。
3. 黃秀政,〈清代治臺政策的再檢討〉,收於黃秀政著,《臺灣史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2,頁145-173。


第十三週:清朝對臺灣之統治(二)
1. 高明士主編,洪麗完、張永楨、李力庸、王昭文編著,《臺灣史》,臺北:五南,2010。
2.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研院社科所,2000。

第十四週:清代臺灣之社會結構
1.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3期(1983/06),頁34-64。
2. 林偉盛,〈清代臺灣分類械鬥發生的原因〉,收於李筱峰等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頁263-288。
3.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1987。
4.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地方菁英及「公共空間」〉,《政大歷史學報》18(2001),頁 203-242。

第十五週:清代臺灣之社會經濟
1. 林滿紅,《茶、糖、樟腦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1997。
2. 林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台灣史(上)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