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第1學期-2288 高齡社區組織與社區營造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日上課參與程度 20 以上課出席率及參與率為準。
作業報告 20
期中報告 30
期末報告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35 人選讀,尚餘名額1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琇惠

教育目標

1.提高修課學生對高齡社會、高齡參與社區的認識,並能透過與高齡者社區參與,達到活力老化的目標。 2.培養學生社會關懷的素養,並對投入解決高齡者社會問題有更為正向的態度 3.培養學生具備關心共同生活之社區之能力與專業社區工作技術。 4.培養學生透過實地參與學習,具備協助高齡者從事社區工作之基本能力。 5.增強學生跨領域整合與多元適應能力知能,具備高齡社會問題與分析、評估社會政策的學識。

課程概述

本課程主要結合設計領域的空間設計、景觀規劃,以及社會領域中社區工作分析、社會福利研究等課程的觀點,應用於高齡者參與社區組織與社區營造的分析。就社會面來說,日益增加的高齡人口是人口議題、醫療健康議題、也是社會福利議題;就經濟面來說,能夠更深入瞭解高齡人口的需求,並看見未來的發展趨勢,就有機會掌握未來高齡社會的龐大商機;而兩種觀點間的整合與互補,正是未來解決高齡化社會問題重要的思考方向。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李易駿(2011)。當代社區工作:計劃與發展實務。台北:雙葉。
黃源協、蕭文高合着(2010)社區工作,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蘇景輝(2003)。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
徐震(2007)。論社區工作。台北:松慧。
樂施會(2004)。不是烏扥邦---社區經濟理論與實踐。香港:樂施會。
陳錦煌 等(2006)。幸福之夢:社區照顧概念篇;同心編織幸福網---社區照顧系列教材(I)。台北:內政部。
甘炳光 等(1996)。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吉野正治、陳湘琴,(2008),寫給一般民眾的社區總體營造,台北:詹氏。
Twelvetrees, Alan(2002). Commmunity Work (3rd.).New York: Palgrave.
Weil, Marie(ed.)(2005).Handbook of Community Practice.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Peat, K.(2007).’The Ideal of a Sustainable Community’ , in C. J. Clay, M. Madden and L. Potts(eds.), Towards Understanding Community: People and Place, London: Plagrave  
  Macmillan.
Gamble, D. N. and Hoff, M. D.(2005).’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M. Weil
  (ed.), The Handbook of community Practice, London: Sage.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高齡社區組織與社區營造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