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第1學期-2781 建築表現法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期中考 | 10 | |
期末考 | 10 | |
隨堂指定作業 | 60 | |
設計週記 | 2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42 人選讀,尚餘名額28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林蔚教育目標
「建築表現法」為建築系一年級學生的必修課程,目的在訓練同學熟悉建築專業上各種表現工具與技巧,以作為爾後建築設計中表達與再現的基礎。故此,訓練同學將自己的想法作有效的表達與溝通,是本課程訓練的基本目標。此外,除了要熟練各種溝通技巧與工具,同時必須讓設計思考的過程,能夠以具體的圖象方式清楚呈現。是故,圖像/影像技術與數位化思維成為本課程創新發展的關鍵課題。
課程概述
本課程訓練同學將自己的想法作有效的表達與溝通,是本系訓練的基礎課程。課程內容包括傳統的圖學、基礎素描、各種表達素材的運用與技巧的整合,強調手上的基本功夫,致於數位工具的表達觀念與技巧將在「資訊教育」課程訓練。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2-2
上課時間:二/8,9,六/6[系館]
修課班級:建築系1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評圖室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陳林蔚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星期二 下午14:10-16:00
建築系 ARC 206 辦公室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 Matthew Frederick, 101 Things I learned in Architecture School, London: The MIT Press, 2007.
2. Francis D.K. Ching and S. P. Juroszek, Design Draw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2010.
3. Francis D.K. Ching, Architectural Graphics, John Wiley & Sons, 5th Edition, 2009.
4. Francis D.K. Ching, Architecture: Form, Space, and Order, John Wiley & Sons; 3rd Edition, 2007.
5. Miyoung Pyo and Kim Seonwook, Architectural and Program Diagrams 01/02, RHED Publishing, 2012.
6. David Dernie, Architectural Drawing,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Ltd., 2010.
7. Lorraine Farrelly, Drawing for Urban Design,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Ltd., 2011.
8. Nick Dunn, Architectural Modelmaking,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Ltd., 2010.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建築表現法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