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第1學期-3591 公民文化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出席狀況與課堂參與 | 20 | 這門課程的「上課討論」比重很大,請大家留意。 |
心得、筆記的投入程度、是否列印讀本以利討論 | 20 | 請審慎面對「心得撰寫」,禁止抄襲。 |
個人期初、期末作業 | 10 | 配套處理,分數合計。 |
分組報告 | 20 | |
期中考 | 15 | 上課公佈 |
期末考 | 15 | 上課公佈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5人,已有45 人選讀,尚餘名額3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張立本教育目標
在今天的台灣,不但「公民」是關鍵詞,我們甚至也太熟悉所謂的民主、自由、人民、權利、抗爭、政府、多元文化、尊重……。這些名詞充斥臉書、推特,我們飽食之,卻少深究背後的抽象意義。
「公民社會」是什麼?我們又如何走到今天?「現代」在人類歷史中極其短,前述詞彙是如何出現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又如何出現在「我們的」社會裡?
歷史課本裡說的革命、擺脫封建,不過是壓縮在兩次世界大戰前後的短短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兩岸政治意識形態分歧爭戰;在台海這邊,由於當局的社會鎮壓,迅速扭曲了新生中的社會,即使幾十年後歷經自力救濟潮與解嚴,但又接著面對蜂擁襲來的全球化,及世界範圍內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化的趨勢、貧窮化,使我們沒有時間仔細認識自身邁向現代的歷史的過程、可能性,或侷限。但人民、公民、政府,應如何定義?意謂什麼?
這門課,將採取歷史性、批判性的角度,透過閱讀歷史中的故事、差異的人們的故事,從「社會的(social)」角度,討論與「公民」有關的概念。不只是為了認識名詞,更是為了培養重新自我認識的能力、認識人性積極性。因此,我們討論理論,但更從現實與生活周遭的情境、從身邊形形色色的人的關係著手。(2014/05/12版)。
課程概述
本課程為全校大二學生之共同必修課,2學分之學期課程應包含下列六個部份的內容:
一.民主憲政的發展
二.人民的權利與義務
三.政府體制
四.政治參與
五.現行法律體系
六.國際關係與現勢。
課程目標在於:
1.培養學生對人民權利與義務之基本認識
2.培養學生民主法治的素養
3.培養學生的國家觀
4.培養學生的世界觀。
學生通過此課程後所培養的能力:
主要有
1、履行公民責任能力。
2、道德思辨與實踐能力。
3、欣賞多元文化能力。
4、具備國際視野能力。
5、聆聽、表達及溝通能力。
6、分析、推理及整合能力。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2-0
上課時間:三/10,11[HT007]
修課班級:共必修2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預選限理學院、資工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張立本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https://www.facebook.com/chliben
ohwhat.city@gmail.com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一,詳見各週。二,艾思奇《大眾哲學》(考試用書)。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公民文化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