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第1學期-6473 家庭社會工作專題討論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 20
專題報告 50
討論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4 人選讀,尚餘名額66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王 行

教育目標

一 反思家庭工作的認識論與方法學 二 發展專業實踐主體的知識體系與行動邏輯

課程概述

本課程從批判理論,後殖民理論,現代新儒家思想三個軸線重新整理「家庭系統」的認識論,並反思家庭工作的方法論與處遇模式。授課的方式以閱讀討論為主,並將討論之內容反映參照於生活田野及專業工作的踐行中,而發展出學習主體的知識內涵。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Bateson, Gregory(2002).Mind and Nature: A necessary unity. N.Y.: Hampton Press
Campbell, S.(1980).The Couples Journey: Intimacy as a path to Wholeness. CA:Impact Pub.
顏澤賢(1993):《現代性系統理論》。台北:遠流出版社。
Haley, Jay(1980).Leaving Home. N.Y.: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Reich, W. (1990).張峰(譯)《法西斯主義群眾心理學》。重慶:重慶出版社。
Rose, N.(1996).Inventing Our Selves: Assembling Ourselv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ocault, M.(1980)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 other writings. N.Y.: The Harvester press.
Focault, M.(2010).佘碧平(譯)《主體解釋學》。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包意琴、陳麗雲(2000):《和諧中變革:易經與華人心理輔導》。〈本土心理學研究〉,14期,199-235。
程頤(宋):《易程傳》。台北:文津出版社
蔡仁厚(2007):《王陽明哲學》。台北:三民書局。
翁開誠(2005):《當Carl Rogers遇上王陽明:心學對人文心理與治療知行合一的啟發》。〈應用心理研究〉,23期,157-200。台北:五南。
林安梧(2003):《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究》。台北:讀冊文化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家庭社會工作專題討論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