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第1學期-6854 城市自造實驗I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時投入時間 20
設計過程品質 20
最終產品 6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30人,已有19 人選讀,尚餘名額1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羅時瑋

教育目標

因應《經濟學人》預期到來的第三波工業革命「個人化數位製造」趨勢: 虛擬與實體、軟體與硬體、設計和生產的逐漸整合,當代設計思考與流程已經不同於傳統的手工藝方法,而是在數位環境中經過虛擬與運算的立體化操作,直接將數位資訊用3D成型機具列印,或從3D模型中生產2D圖面和構築資訊來進行切割組構,因此過去各種被視為製作複雜而困難的幾何形態,今日相對容易被想像設計,及進行快速的原型測試,設計者藉由不同的數位軟體與製造輸出設備,大大提昇了形式的掌控力與生產效率,今日一組簡易的桌上輸出設備與電腦,就如同一座個人化的小型工廠,支援著各種創意與工藝的實踐。 另一方面,數位設計環境使得設計問題與內容透過網路、社群連結可以被分享,輕易可以接觸到其他有經驗的設計者、甚至使用者而得到回饋改進的機會。這樣「自學」、「自造」的設計學習的模式,將成為未來自我創新人才重要的基本能力。 據此,本校創藝學院配合院內設計學系以及創藝媒體中心所設立的「微自造工坊」,規劃院內跨科際的核心實作課程,導入輕巧的桌上數位生產設備,如輕型CNC銑床、雷射切割機、3D列印機與3D掃瞄機等,並同時運作自造者知識社群網路平台,培養修課同學面對當代各種生活中的設計問題時,能實虛並行、手腦並用地靈活發展測試從概念到構築的不同原型,甚至開發出獨特的新工具與方法,藉著社群知識平台「自學」、「自造」,最終面對真實問題時,可以快速提出最適切解決方案的「自創」能力。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Ann Marie Shillito, “Digital Crafts: Industrial Technologies for Applied Artists and Designer Makers”, 2013, A&C Black Publisher.
2. Melba Kurman & Hod Lipson, “Fabricated – The New World of 3D Printing”, 2013, Wiely Publisher.
3. Mark Frauenfelder (Ed), “Make: Ultimate Guide to 3D Printing 2014”, 2013, Maker Media.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城市自造實驗I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