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第1學期-7227 比較刑事訴訟(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報告與參與討論 50
期末報告 5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0人,已有19 人選讀,尚餘名額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運財

教育目標

一、比較法制  1、參與審判部分    陪審制    參審制    併立制 日本裁判員制度  2、參與犯罪追訴部分    起訴陪審制    檢察審查會     二、報告課題 1、陪審制度之研究 2、參審制度之研究 3、起訴陪審制度之研究 4、檢察審查會 5、我國專家參審試行條例草案之檢討 6、我國國民參審試行條例草案之檢討   預計從制度之沿革、成立之意義及目的、制度之內容及構成、優缺點之比較,進行檢討。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課堂講義

授課教師參考著作 References
1. 1999年4月,傳聞證據,收錄於『刑事訴訟起訴狀一本主義及配套措施』一書,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出版,第383—492頁。
2. 1999年12月,司法警察人員「查訪報告」之證據能力,月旦法學第55期,第182—193頁。
3. 2000年11月,現行法下如何落實被告詰問權之保障,月旦法學第66期,第36-47頁。
4. 2000年12月,論刑事訴訟證據法則之修正,律師雜誌255期,第23-46頁。
5. 2001年10月,當事人進行原則下之證據調查與交互詰問,收錄於『刑事訴訟起訴狀一本主義及配套措施』(下)一書,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出版,第235—315頁。
6. 2003年6月,刑事訴訟之舉證責任與推定,收錄於『刑事證據法則之新發展』黃東熊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一書,第437-494頁。
7. 2003年6月,刑事程序中DNA鑑定之研究,成大法學第五期,第85-119頁。
8. 2003年6月,傳聞法則之理論及其實踐,月旦法學第97期,第85-106頁。
9. 2003年7月,共同被告之調查,律師雜誌,第286期,頁97-135。
10. 2004年7月,傳聞法則與直接審理,月旦法學教室第21期,第133-136頁。
11. 2004年9月,嚴格證明法則,月旦法學教室第23期,第132-136頁。
12. 2004年10月,刑事程序鑑定之證據法則,萬國法律第137期,第32-44頁。
13. 2004年10月,違法證據排除法則之回顧與展望,月旦法學第113期,第27-50頁。
14. 2006年9月,被害人之訊問與具結,月旦法學教室第47期,第22-23頁。
15. 2006年11月,證人未經具結之檢訊筆錄之效力,月旦法學教室第49期,第20-21頁。
16. 2007年4月,偵查中證人之具結與傳聞例外之適用-評九四年台上字三二七七號刑事判決-,台灣法學第93期,第238-258頁。
17. 2007年5月,傳聞法則及其例外之實務運作問題檢討,台灣法學第94期,第128-153頁。
18. 2007年9月,評大法官解釋582號暨592號解釋,收錄於『最高法院裁判與法學理論之實踐』乙書,第651-698頁。
19. 2008年7月,貪瀆犯罪「窩裡反」條款與「刑事免責」之檢討,日新司法年刊,第8期,第96-101頁。
20. 2008年11月,證據能力有無之舉證問題研究,收錄於『刑與思─林山田教授紀念論文集』乙書,第461-491頁。
21. 2008年12月,論檢察官舉證責任與法院職權調查之界限--以最高法院92台上128號刑事判例為中心,收錄於『刑事證據法--最高法院學術研究叢書(16)』,第295-328頁。
22. 2009年1月,我國特別偵查組之現況與未來,檢察新論,第5期,第20-22
23. 2010年4月,當事人一方所為之秘密錄音──評日本千葉地院平成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判決,裁判時報第2期,第151-158頁。
24. 2010年6月,共同被告於檢察官偵查訊問時所為之陳述之證據能力,台灣法學雜誌第153期,第217-222頁。
25. 2010年8月,醫療刑事訴訟之證明活動,月旦法學雜誌第183期,第5-20頁。
26. 2011年04月,改善我國刑事鑑定制度之芻議-兼論專家證人之地位與功能,全國律師,第15卷第4期,第87-104頁。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比較刑事訴訟(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