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第2學期-2167 社會階層與流動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課堂引言與三次作業 | 60 | 課堂引言與三次作業各佔15% |
期末報告 | 4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36 人選讀,尚餘名額24人。
本課程可網路登記,目前已登記人數為 40 人,選上機率為60%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劉 正教育目標
社會階層(social stratification)一向是社會學界的中心議題,也是社會學家在瞭解社會不平等所使用的重要概念,更是市民社會裡在政策辯論時的爭議焦點。在現代社會裡,貧富差距、階級藩籬、性別差異與族群分歧往往透過個人不同身分或所屬群體而出現團體間有不平等的現象,更具體的說,在各種社會生活的場域裡,如嫁娶、擇屋、工作及升遷、教育及醫療資源的取得、收入、休閒型態上均可見不平等的現象。
一般而言,現代社會界定層級的主要標準有收入、財富、職業、種族、與性別,在階層體制裡位階的高低通常代表財富的大小、階級的異同、地位的高低、權力的多寡與文化的差別。而社會流動是社會階層化的動態面,也是創造、改變、及穩定階層結構的過程。人們的社會階層地位發生改變的現象,其流量大小常被視為社會開放程度的指標。
運用階級結構的概念來解釋社會行動與各種支配、從屬關係,一直是社會學研究的主要取向之一。社會學家關注社會階層化必然存在的嗎?有功用嗎?如何產生?對社會有什麼影響?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介紹與討論社會階層與流動的理論與研究,我們將就階層體制的種類、社會階層的理論、社會流動的模式與台灣的社會階層等議題進行討論。首先介紹階層化的結構與形式、古典及現代階層化理論的源流、以及階級結構之分析。進而從教育體制、文化、社會資本及族群與性別的區隔來探討造成社會不平等的原因。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一/2,3,4[SS322]
修課班級:社會系1-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不開放隨班附讀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劉 正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與授課教師約定,SS538。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參考讀物:
Giddens, A.;簡惠美譯,1994,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台北:遠流出版。
Matras, J.;李明 譯,1990,社會不平等:社會階層化與流動,台北:桂冠。第2章Pp.47-66。
蕭新煌編,1989,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
蔡明璋,1996,台灣的貧窮:下層階級的結構分析。台北:巨流。
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台北:巨流。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台北:巨流。
蔡淑鈴,2001,”語言使用與職業階層化的關係:比較台灣男性的族群差異”。台灣社會學研究1:1-44。
許嘉猷,1994,階級結構與階級意識比較研究論文集。台北:中研院歐美所。
林南,1997,”制度與文化資本的消長:台灣社會階層化和社會流動的分析”。收錄於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編,九零年代的台灣社會,頁103-145。台北:中研院社會學所。
Blau, Peter M., and Otis D. Duncan. 1967.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New York: Wiley. pp. 163-77, 199-205.
薛承泰,1995,”台灣的地位取得研究:回顧與前瞻”,收錄於章英華,傅仰止,與瞿海源編,台灣社會調查與分析。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Goldthorpe, John H. 1980, Social Mobility and Class Structure in Modern Britai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ch.1.
Goldthorpe, John H. 2000. "Outline a Theory of Social Mobility." Pp. 230-258 in On Sociology: Numbers, Narrativ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nd Theory, edited by J. H. Goldthorp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sai, Reuy Ming. 1997.“Leaving the Farmland: Class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in Taiwan.” 90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上).
黃毅志,1992,”結構變遷與地位取得之關係:以教育擴充為例”。中國社會學刊,16,89-105。
Granovetter, Mark S.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 Network Theory Revisited." Pp.105-130 in 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 edited by M. Peter and N. Lin.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林南;林祐聖、葉欣怡 譯,2005,社會資本,台北:弘智。
駱明慶,2002,“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30:113-147。
陳建州、劉正,2004,”論多元入學方案之教育機會均等性”。教育研究集刊,50(4),115-146。
蔡淑玲,1988,”社會地位取得:山地、閩客、及外省之比較”,收錄於變遷中的台灣社會,中研院民族所,頁1-44。
吳乃德,1997,”檳榔和拖鞋、西裝及皮鞋:臺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其原因”,台灣社會學研究 1:137-167。
謝國雄,1997,純勞動,台北:中研院社會所。第2章pp.39-79。
柯志明,1993,台灣都市小型製造業的創業、經營與生產組織:以五分埔成衣製造業為案例的分析。中研院民族所。
托瑪.皮凱提;詹文碩 譯,2014,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台北:衛城出版。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階層與流動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