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第2學期-3915 中文:中國文學選讀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參與 40 個人出席率與團體分組討論
期中考、期末考 60 文本筆試測驗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5人,已有61 人選讀,尚餘名額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張窈慈

教育目標

教師採取講授、溝通、互動與影音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教學。整體教學的進行,大致以同心圓的方式逐步推進,期待學生能掌握以下幾個重點,達成最終的課程目標: 一、學習者應重視文本內涵的重點與賞析。 二、學生經由課堂討論與摘要寫作中,反覆思辨問題,進而獲得啟發。 三、從教師的補充與引申,讓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發掘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依據前述的各階段教學後,讓學生依據個人的學習能力,獲取不同層次的學習經驗。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蔡仲德著:《中國音樂美學史》,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蔡仲德注譯:《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注譯(增訂版)》,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年3月。
劉藍著:《中國音樂美學》,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7月。
陳萬鼐著:《中國古代音樂研究》,北京: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2月。
謝冰瑩等編譯:《新譯四書讀本》,台北:三民出版社,2002年2月。
李滌生著:《荀子集釋》,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10月。
林品石註譯:《呂氏春秋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1月。
軒小楊著:《先秦兩漢音樂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5月。
王夢鷗注譯:《禮記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11月。
林素玟著:《《禮記》人文美學探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0月。
崔富章注譯:《新譯嵇中散集》,台北:三民出版社,1998年。
曾春海著:《嵇康》,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9年3月。
徐公持著:《阮籍與嵇康》,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1年。
徐麗真著:《嵇康的音樂美學》,台北:華泰文化,1997年。
張蕙慧著:《嵇康音樂美學思想探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4月。
楊旻瑋著:《唐代音樂文化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9月。
李時銘著:《詩歌與音樂論稿》,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8月。
錢穆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張窈慈著:〈淺談毛奇齡之音樂美學〉,《南大藝術學報》,1卷2期,2008年10月。
秦啟明編:《弘一大師李叔同音樂集》,台北:慧炬出版社,2003年。
李叔同著:《李叔同談藝》,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陳淨野著:《李叔同學堂樂歌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陳星著:《李叔同音樂歌曲尋繹》,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4年。
陳慧劍著:《弘一大師傳》,台北:三民出版社,1991年。
音樂中國出版社製作:《弘一大師歌曲全集》(上)(下)CD,台北:風潮唱片發行。
弘一大師:《一輪明月》DVD(公播版),高雄:佛光山電視弘法基金會。
漢唐樂府:《漢唐樂府--教坊記》DVD(公播版),台北:太古國際。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中文:中國文學選讀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