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第2學期-5264 王陽明哲學分析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報告與討論 60
學期報告 4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0人,已有10 人選讀,尚餘名額10人。
本課程可網路登記,目前已登記人數為 1 人,選上機率為99.9%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林久絡

教育目標

能掌握與理解王陽明哲學之思路 能深入閱讀中國哲學原典 能解析陽明哲學蘊涵之問題 加深對普遍哲學議題的理解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王守仁,《王陽明全書》,三十八卷,謝廷傑編,四庫叢刊景印明隆慶六年刊本。
───,《王陽明全書》,全四冊,臺北:正中書局,1979年六版。
───,《王陽明全集》(上、下),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十二月第一版。
王 畿,《王龍溪全集》,全三冊,臺北:華文書局景印清道光二年刻本。
羅欽順,《困知記》,臺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六月初版。
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長安出版社,1991年二月。
───,《大學或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庫珍本第六集,《四書大全》本。
───,《四書或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陸九淵,《象山全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7年二月臺四版。
黃宗羲,《明儒學案》,全三冊,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二月台一版。
───,《明儒學案》,全一冊,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二月四版。
───,《黃宗羲全集》,全十二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陳榮捷 集評《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修訂再版。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四月初版。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五月第一版。
牟宗三,《王陽明致良知教》。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0年四月再版。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十一月再版。
———,《心體與性體》,全三冊。臺北:正中書局,1985年八月臺初版六刷。
───,《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七月初版。
朱鴻林,《明儒學案點校釋誤》,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1年十二月。
岡田武彥,《王陽明與明末儒學》,吳光 等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五月第一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校訂版。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校訂版。
陳榮捷,《王陽明與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三月第一版。
陳 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三月第一版。
———,《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十月。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7年九月初版。
───,《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六月一版。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學生書局,2003年六月初版。
錢 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九月初版。
侯外廬等編,《宋明理學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四月第一版。
———,《宋明理學史》下卷一、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六月第一版。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第三卷上、下。臺北:三民書局,1981年二月增訂初版。
秦家懿,《王陽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七月初版。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王陽明哲學分析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