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第1學期-2161 鄉村社會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Attendance & In-class Participation 10
Group-led Discussion (小組課堂報告) 12
Weekly Assignments(個人每週作業) 48
Field Research Reports (田野調查報告)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35 人選讀,尚餘名額1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正慧

教育目標

提到「鄉村」這一名詞,大家都不會陌生。但是提到「鄉村社會學」,可能就會有人說: 有這樣一門學科嗎? 鄉村需要研究? 我的答案是: 「鄉村」當然需要研究,且現在更需要我們的關注。 和許多國家一樣,台灣經過工業化的洗禮,城市變為國家發展的重心,而隨著鄉村人口外移、農業產值萎縮,鄉村逐漸被人們淡忘,成為多數人心中緬懷過去的記憶,或是假日遊山玩水的去處。現代化固然縮短了城鄉差距,也使得鄉村生活水準大幅改善,但是鄉村仍然保有其特殊性。而占鄉村經濟活動中重要一環的農業,即使被視為是沒落的夕陽產業,依舊被認為是一國社會、歷史、文化的重要資產。如果說「農為邦本」,我們又怎能忽略我們的鄉村及生活在那裡的人民? 因此,雖然城市及都市社會學是許多社會學家的焦點,但仍然有部份的社會學及相關領域學者持續研究鄉村、農業、環境及其他有關的議題。「鄉村社會學」這個領域自成立以來,和其他學科一樣歷經盛衰,但在近年來有愈來愈蓬勃的氣象。一方面,許多國家的鄉村社區及農業生產經歷重大變革,鄉村居民面臨的許多問題不斷地吸引學者關注。另一方面,隨著全球化的浪潮,全球農糧體系的改變與整合,地球環境的持續惡化,也使得愈來愈多的學者投入鄉村研究(rural studies),應用的理論、方法愈趨多元,鄉村社會學的研究日漸活潑,廣度及深度愈見提昇。 在這一學期中,我們會探訪鄉村社會學這一領域的歷史及其曾經歷的危機與轉機。我們會從農業、社區、及環境三方面來討論主要的理論與議題,以台灣的個案或實證研究做為閱讀文本的基礎。此外要說明的是,大多數在亞洲及非洲的人民仍然是居住在鄉村地區,因此鄉村的建設與發展被許多國際組織(例如: 世界銀行及聯合國等)視為努力提昇該地區生活水準的重要關鍵,鄉村研究也因此常與發展社會學(Sociology of Development)一起討論。因我個人研究興趣的關係,加上時間有限,這部分的文獻只好割愛。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見教學進度說明。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鄉村社會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