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第1學期-3296 自然:現代醫學的興起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出席及課程參與 | 20 | |
作業 | 20 | |
期中考試 | 30 | |
期末考試 | 3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90人,已有84 人選讀,尚餘名額6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胡承波教育目標
十九世紀之前,中、西方的醫師藉著閱讀古代醫學經典來解釋疾病的發生、瘟疫的流行以及預防治療之道。隨著現代西方醫學逐漸脫離此古典傳統之後,研讀醫學史不再只是為了專業應用,而是出於歷史與人文的關懷。1960年代後,史學家又將醫學放在社會脈絡中,探討社會因素如何形塑醫療方式,同時檢討醫療機構、措施與政策如何與社會互動,產生怎樣的後果。醫學史逐漸不再被當作玄奧的專門領域,而將其視為歷史的一環。本課程希望藉著回顧現代醫學的興起與侷限,探討醫學如何改變人類社會對疾病的看法,並討論現代醫學面對慢性疾病及高齡疾病時的困境。同時也將涵蓋疾病的人類學、演化醫學及對現代醫學的批判。
課程概述
通識課程不同於專業課程,實乃著重引導學生主動關懷、探索與實踐人類的終極價值與智慧;同時通識課程所提供的知識,不是專業課程的淺薄化,而是具有厚實感的基礎知識。本校根據創校傳統、校訓與辦學理念訂定通識教育定四大基本素養:求真素養、篤信素養、力行素養與宏通素養,以具體落實本校通識教育之理想。希望本校學生能發揮自主學習精神,在通識課程老師的引導下,逐漸培養其通識教育基本素養,並期待能終身學習。各種基本素養並訂有具體的學習成效指標,以做教學與學習成效之自我檢證的具體指標,分述如下:求真素養(自然領域):1.學習自然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探索物理與生命世界的微妙,2.發揮就事論事的精神,3.能參與科學議題相關的公共事務。篤信素養(人文領域):1.學習人文精神以探索內在自我與領會人類文明的深層價值,2.發展自律精神,3.能運用理性進行道德推理。力行素養(社會領域):1.運用社會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激發學生的傾聽與溝通能力,2.承認與尊重多元差,3.實踐民主審議的精神。宏通素養(跨領域):1.追求人類的整體價值,2.融通求真、篤信、力行等素養於個人生命之中。各領域的課程對於學習成效指標可以跨選,不必拘泥。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2-0
上課時間:三/7,8[HT007]
修課班級:共必修1-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胡承波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週三下課之後或另約時間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醫學簡史》 (Blood & Guts: A short history of medicine), Roy Porter 著,2002。王道還譯,商周出版(城邦),2005。
2.《歐洲醫療五百年》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Europe since 1500), Keir Waddington 著,2011。李尚仁譯,左岸文化出版社,2014。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自然:現代醫學的興起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