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第1學期-3306 自然:科學寫作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筆記 30 本堂課共需繳交6次上課筆記與心得,每次心得字數200-300字左右。字跡請工整,潦草無法辨識,該次不予計分,圖文並茂者予以加分。
作業評量一 20 科普寫作(第 6週)
作業評量二 20 科普短文寫作改寫(第10週)
作業評量三 30 科學新聞報導寫作(第15週)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37 人選讀,尚餘名額1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珠亮

教育目標

本課程目標在培育自然科學背景的學生文字敘事與科學新聞寫作之知識與技能。列述如下﹕ 一、 科普敘事寫作之基礎能力。 二、 資料蒐集與整理之能力。 三、 基礎新聞採訪之能力。 四、 基礎新聞圖像應用之能力。 五、 科學新聞寫作之基礎能力。

課程概述

通識課程不同於專業課程,實乃著重引導學生主動關懷、探索與實踐人類的終極價值與智慧;同時通識課程所提供的知識,不是專業課程的淺薄化,而是具有厚實感的基礎知識。本校根據創校傳統、校訓與辦學理念訂定通識教育定四大基本素養:求真素養、篤信素養、力行素養與宏通素養,以具體落實本校通識教育之理想。希望本校學生能發揮自主學習精神,在通識課程老師的引導下,逐漸培養其通識教育基本素養,並期待能終身學習。各種基本素養並訂有具體的學習成效指標,以做教學與學習成效之自我檢證的具體指標,分述如下:求真素養(自然領域):1.學習自然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探索物理與生命世界的微妙,2.發揮就事論事的精神,3.能參與科學議題相關的公共事務。篤信素養(人文領域):1.學習人文精神以探索內在自我與領會人類文明的深層價值,2.發展自律精神,3.能運用理性進行道德推理。力行素養(社會領域):1.運用社會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激發學生的傾聽與溝通能力,2.承認與尊重多元差,3.實踐民主審議的精神。宏通素養(跨領域):1.追求人類的整體價值,2.融通求真、篤信、力行等素養於個人生命之中。各領域的課程對於學習成效指標可以跨選,不必拘泥。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一、建議閱讀
關尚仁(譯)(2010)。傳播科學:科學家的致勝寶典(原作者:Giovanni Carrada)。臺北市:臺灣科普傳播事業催生計畫統籌與協調中心。(原著出版年:2006)
二、延伸閱讀
【新聞學】
彭家發(1992)。基礎新聞學,台北:三民。
董素蘭、顧淑馨(譯)(2011)。新聞學:原理與實務(Journalism: principles & practice 2nd)(原作者:T. Harcup)。台北: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新聞寫作】
牛隆光(2009)。新聞採訪與寫作。台北:學富文化。
政大傳院媒介寫作教學小組 (2009)。傳媒類型寫作。台北:五南。
鄭貞銘、廖俊傑、周慶祥(2010)。新聞採訪與寫作。台北:威仕曼文化。
郭瓊俐、曾慧琦(譯)(2004)。新聞採訪(Interviewing for journalists)
(原作者:S. Adam & W. Hicks)。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9)
【攝影與報導】
熊移山(2009)。電視新聞攝影:從新聞現場談攝影(三版)。台北:五南。
周慶祥(2009)。深度報導。台北:五南。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自然:科學寫作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