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第1學期-3335 社會:社會運動與公民文化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participation | 33 | |
assignments | 33 | |
reports(mid-term and final) | 33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30人,已有29 人選讀,尚餘名額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古川千?教育目標
I am offering this course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to understand;
1) Culture (not as something which exists in reality but as something we consciously create in order to achieve certain goals in society)
2) Borderization or articulation of the world by words created by cultures
3) Hegemony and Marginalization
4) Counter-culture, Resistance and Civil Disobedience
課程概述
通識課程不同於專業課程,實乃著重引導學生主動關懷、探索與實踐人類的終極價值與智慧;同時通識課程所提供的知識,不是專業課程的淺薄化,而是具有厚實感的基礎知識。本校根據創校傳統、校訓與辦學理念訂定通識教育定四大基本素養:求真素養、篤信素養、力行素養與宏通素養,以具體落實本校通識教育之理想。希望本校學生能發揮自主學習精神,在通識課程老師的引導下,逐漸培養其通識教育基本素養,並期待能終身學習。各種基本素養並訂有具體的學習成效指標,以做教學與學習成效之自我檢證的具體指標,分述如下:求真素養(自然領域):1.學習自然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探索物理與生命世界的微妙,2.發揮就事論事的精神,3.能參與科學議題相關的公共事務。篤信素養(人文領域):1.學習人文精神以探索內在自我與領會人類文明的深層價值,2.發展自律精神,3.能運用理性進行道德推理。力行素養(社會領域):1.運用社會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激發學生的傾聽與溝通能力,2.承認與尊重多元差,3.實踐民主審議的精神。宏通素養(跨領域):1.追求人類的整體價值,2.融通求真、篤信、力行等素養於個人生命之中。各領域的課程對於學習成效指標可以跨選,不必拘泥。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2-0
上課時間:四/8,9[C102]
修課班級:共必修1-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英語授課 限具英語閱讀、說寫能力者修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古川千?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by appointment only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Stanley Cohen, 2001, States of Denial, Polity Press
Butler, Judith, 1997, Excitable Speech: A Politics of the Performative, Routledge
Nancy Frazer, 1997, Justice Interuptus, Routledge
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何明修/林秀幸(編),2011,群學出版
Naomi Cline, 2008, Shock Doctrine: the rise of disaster capitalism, Picador
Renato Rosaldo, 1993, Culture and Truth, Beacon Press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社會運動與公民文化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