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第2學期-0417 形上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討論 40
期末書面報告 6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55 人選讀,尚餘名額1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李蜀人

教育目標

說明: 請列點說明學生修過本課程後所具備的能力 1. 瞭解中西形上學的基本概念; 2. 研究範圍與主要課題; 3. 西方主要形上學學說。

課程概述

在中西思想發展中,對於宇宙人生普遍原理的整體思辨,以及對於終極真際(ultimate reality)的理性關懷,不僅指示了哲學之為形上學的追求,也標誌了人類心智與精神活動的重大成就。什麼是構成宇宙自然的基本原理?什麼是支配宇宙自然的普遍法則?這原理與法則和人有什麼關係?人在宇宙之中,居於何等地位?什麼是宇宙人生的究極真相?在變遷不已的表面現象背後,是否有永恆不變的原理?對於這些永恆哲學的同時也是形上學的問題,無論中西,古代賢哲都曾提出各種解答。這些答案頗有相似之處;說明人類思想發展到崇高境界的時候,確有能超越特殊歷史和社會背景的精神會通。然而另一方面,這些答案也有相異之處,正好說明中西思想與哲學同途殊歸的發展。本課程主要將介紹 (一) 中西形上學的概念與意義;(二) 研究範圍與主要課題;(三)歷史流變概述;(四)當代形上學主要議題。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張志偉主編,《形而上學讀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Plato, Republic.
Aristotle, Metaphysics, Book V & VII; Categories, Section 1, Part 5, translated by W. D. Ross.
Rene Descartes, “Of the Principles of Human Knowledge,” The Principles of Philosophy by Rene Descartes Selections from the Principles of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John Veitch, LL. D.; Meditations, translated from the Latin by Donald A. Cress,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 Co,1979.
B. Spinoza, Ethics, Benedict de Spinoza ;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Edwin Curle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J. Locke,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edited with an introd., critical apparatus and glossary by Peter H. Nidditch,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75.
G. Leibniz, Monadology, Translated by George MacDonald Ross, 1999.
Richard Taylor, Metaphysic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63).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形上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