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第2學期-2163 東亞資本主義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0 人選讀,尚餘名額60人。
本課程可網路登記,目前已登記人數為 10 人,選上機率為99.9%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刁曼蓬教育目標
課程目標:
由於金融專業進入門檻極高,但是影響卻無所不在無所。希冀藉由東亞各國經濟發展的面向理解其社會的變貌。將以資本主義的核心-金融為切入重點之一項﹐經由金融(資源的導入)﹐分析產業建立、國家發展、財富積累的脈絡;展現其當代社會的建構過程與內涵,分析何以金融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社會資源分配之至高點。且伴隨著全球化的變遷,對政治、經濟、社會造成全面、穿透性的影響與衝擊。
本課程第一部為東亞經濟社會總論:
1.東亞經濟取得的成就
2.東亞經濟成功的解釋
3.發展型國家的特徵
第二部分:就東北亞個別國經濟成就深入理解
1.日本與小虎-日本由戰敗國、至日本第一、因日幣急速升值而產生二十年停滯,到安倍三支箭﹙貨幣財政量化寬鬆政策﹚的發展經驗。
2.漢江奇蹟-1950年韓國從韓戰、戰後重建、工業化、躋身OECD、亞洲金融風暴遭IMF接管、重新站起,其三星、LG成為與IPHONE競爭的東亞奇蹟。
3.大國崛起-中國由鎖國經濟到美國最大債權國、外匯存底4兆的發展經驗﹐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歷程
第三部份:香港、台灣、新加坡
1. 香港﹐鴉片戰爭割讓百年﹐如何成為中國對外的窗口﹐以及第三大金融中心
2. 華人經濟社會典範-新加坡SMALL BUT SUPPER
3. 1945年台灣光復至1949年台灣之政經情勢﹐台灣人均所得從154美元到7300美元(1950~1989年)小龍之首、經濟奇蹟;2000年後迄今﹐為小龍之末。經濟政治的變遷與探索。
其中台灣部份﹐將以四~五週為重點﹐要點如下:
1.以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經援台灣至1958年外匯改革﹐與台灣金融市場的萌芽。
2.1960年為因應美援停止所採取的19點財經改革方案﹐以租稅減免獎勵投資、發展出口導向的經濟,中央銀在台復業的法治化。
3.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建立貨幣政策建立初始-如何在國民所得只有172美元的困窘情形下﹐藉由鼓勵儲蓄、累積可貸資金以取代美援成為經濟投資的動能。此期間以郵政儲金為典型。
4.1970-80年建立貨幣市場、外匯市場、利率、匯率自由化﹐說明貨幣政策與經濟發展的關連性﹐以及如何成功的渡過兩次國際能源危機。
藉由台灣金融社會發展的經驗﹐讓學生明瞭金融如何成為經濟發展中國家的重要手段與發動器。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一/6,7,8
修課班級:社會系2-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不開放推廣部隨班附讀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刁曼蓬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與授課教師約定。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林文斌,【東亞金融政治:日韓台金融體制的形成】,政大出版社,2013
吳永興,【韓國的經濟發展與政策】,台灣商務,2005
文馨瑩,【經濟奇蹟的背後】,自立報社出版,
劉志偉,【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啟動文化,2012
李國鼎著:【我的台灣經驗】,台北:遠流,2005
趙既昌【美援的運用】1985年,聯經出版社。
沈雲龍編著:【尹仲容先生年譜初稿】,台北:傳記文學
行政院新聞局編輯:【嚴前總統家淦哀思錄】,台北:行政院新聞局1994
俞國華口述、王駿筆錄:【財經巨擘】,台北:商智文化1999
王作榮著:【壯志未酬】,台北:天下文化 1999
吳惠林、彭慧明著:【蔣碩傑傳】,台北:天下文化2012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東亞資本主義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