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第2學期-2702 中國音樂史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期中考 | 30 | |
期末考 | 30 | |
期末報告 | 20 | |
出席率 | 2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57 人選讀,尚餘名額1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魏心怡教育目標
中國音樂史是以華夏為中心的中國文化,以漢族為中心,同時兼容並蓄於鄰近族群的涵容。「音樂」是它主要的載體,「時間」是其發展的重要動脈,如同一幅綿延不斷的歷史卷軸,環環相互扣連,每一個朝代的音樂形式與風格,皆相互的傳承與影響;音樂史的課程分成兩種形式,一類是以時間的段代為鋪陳,敘述音樂風格與型態的各類發展,「史觀」為其著重的方向,另一類則以音樂型態為分類,論述在時間洪流中的分段衍化與歷史脈絡,「形式觀」則是課程重點,本學期將以這兩種方法論,交叉驗證於中國音樂的形式與風格。
課程概述
中國音樂史是以華夏為中心的中國文化,以漢族為中心,同時兼容並蓄於鄰近族群的涵容。「音樂」是它主要的載體,「時間」是其發展的重要動脈,如同一幅綿延不斷的歷史卷軸,環環相互扣連,每一個朝代的音樂形式與風格,皆相互的傳承與影響;音樂史的課程分成兩種形式,一類是以時間的段代為鋪陳,敘述音樂風格與型態的各類發展,「史觀」為其著重的方向,另一類則以音樂型態為分類,論述在時間洪流中的分段衍化與歷史脈絡。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2-2
上課時間:三/1,2[MU319]
修課班級:音樂系2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外系可選修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魏心怡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三/12:00兼任教師休息室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王光祈,《中國音樂史》。台北:中華書局,1981(台七版)。
吳釗、劉東升,《中國音樂史略》。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汪毓和,《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第二次修訂版)。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台北:大鴻(丹青),1985。
楊蔭瀏,《中國音樂史綱》。台北:樂韻,1996(台北初版)。
劉再生,《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
劉東升、袁荃猷編撰,《中國音樂史圖鑑》。北京:人民音樂,1988。
薛宗明,《中國音樂史‧樂器篇》。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
薛宗明,《中國音樂史‧樂譜篇》。台北:商務印書館,1981。
黃翔鵬,《中國古代音樂史:分期研究及有關新材料、新問題》。台北:漢唐樂府,1997。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台北:丹青圖書,1985。
許健,《琴史初編》。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2。
傅雷,《傅雷家書》。香港:三聯書店,2006(增訂本)。
廖奔、劉彥君,《中國戲曲發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
余甲方,《中國古代音樂史》。上海: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余甲方,《中國近代音樂史》。上海: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
工具書
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 音樂 舞蹈》。臺北縣:錦繡,1993(正體字版)。
張樂水、戴安琳編,董榕森總校訂,《中國音樂辭典》。台北:長春樹書坊,1985。
薛宗明,《中外音樂大事年表》。台北:臺灣商務,1989。
史料
吉聯抗輯譯,《秦漢音樂史料》。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
吉聯抗輯譯,《魏晉南北朝音樂史料》。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
吉聯抗輯譯,《隋唐五代音樂史料》。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
吉聯抗輯譯,《宋明音樂史料》。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
多媒體與影音資料
《中國古典音樂欣賞─先秦.漢魏六朝.唐.宋.元.明.清》(6張音樂CD)。ACD-033-038。北京:北京中唱時代音像有限公司,1998。
王子初主編,《中國音樂史教學參考圖庫》(CD-ROM)。北京:人民音樂音像出版社。
國立國光劇團,《拍案京奇(概論篇)》(DVD)。台北:國立國光劇團,2006。
楊錦聰監製,《傳承─楊蔭瀏百年誕辰紀念專輯》(2張音樂CD)。TCD-1023。台北:風潮有聲出版公司,2000。
管平湖,《管平湖古琴曲集》(2張音樂CD,附手冊)。RB-951005-2C。香港:龍音製作有限公司,1995。
管平湖等,《中國音樂大全‧古琴卷》(8張音樂CD)。CCD-94/342─9。中國唱片總公司,1994。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中國音樂史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