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第2學期-5010 語言與認知研究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時出席率、作業以及課堂研討 45
期末報告 50
投稿期刊或研討會 5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8人,已有3 人選讀,尚餘名額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周世箴

教育目標

本課程為博士班學生而設計,在學生原有的學科訓練素養基礎上,帶領學生從研習認知語言學的相關經典入手,以日常生活中的語言現象為基礎,經由理論講解、範式研討、實際運用等程序,促發學生對焦點議題進行研討與論辯,帶領修課同學從語言運用的各層面探討語言和認知運作及文化思維之間的互動影響,透視隱含其中的思維模式與社會文化意涵,從而開發學生解析語言、文化與文學的思辨能力,經由理論研討與實踐體悟的碰撞而開發出建構新視野新架構的能力。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紹軍航 楊波譯2012(Dirk Geeraerts編2008)《認知語言學基礎》(Cognitive Linguistics:Basic Readings),上海譯文出版社
蘇以文 畢永峨主編 2009,《語言與認知》,台北:臺大出版中心。
Ungerer, F. and H. J. Schmid. 1996.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認知語言學導論). Longman.
彭利貞等譯2009(Ungerer & Schmid 2006原著)《認知語言學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蘇以文 2005,《隱喻與認知》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通識課程教學參考資料叢書
周世箴譯注導讀(Lakoff, George & Johnson, Mark 1980 原著)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台北:聯經出版社
周世箴 2006,〈譯者導讀〉,周世箴譯注 (Lakoff, George & Johnson, Mark 1980原著)《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台北:聯經出版社
梁玉玲等譯 (George Lakoff 1987原著)1994《女人、火與危險事物——範疇所揭示之心智的奧秘》(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台北:桂冠。
趙豔芳 2001,《認知語言學概論》,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
胡壯麟 2004,《認知隱喻學》,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寅著 2010《認知語言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語言與認知研究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