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第2學期-2149 社會研究方法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期中考 15
期末考 15
實習分數(每週出席與討論狀況) 25
平常作業 15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66 人選讀,尚餘名額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劉 正

教育目標

本課程介紹科學研究的基本哲學以及社會學經常使用的研究方法,以養成學生獨立思考與研究執行之能力。本課程同時介紹基本的統計概念,其中將特別強調如何避免統計的誤用與濫用,以及統計在研究解釋上的限制,期能養成同學正確的統計態度。另外,將同時考量質化與量化的測量、抽樣、研究方法及資料分析;這也是企圖糾正許多人將量化與質化研究分離的誤解,培養所有的社會系學生作研究應該具備的基本訓練能力:對有興趣的研究主題,能夠同時兼顧質化與量化的方法。 在課程安排上,上學期我們已進行了統計概念的回顧、研究議題的確定、理論與文獻的蒐尋及回顧封閉式問卷的設計、抽樣的原理、抽樣的流程等;這學期首先將完成資料的整理與輸入、問卷問題答項的量化設計;再深入分析上學期獲得的資料。之後,再進行第二大部份:包括深入訪談的設計與準備、深入訪談的流程、逐字稿的整理與節縮方式、比較量化研究與質化研究的不同與互補的可能,最後寫成完整的學術報告。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Hempel, Carl Gustav,何秀煌譯 (1987) 《科學的哲學》。台北:三民書局。
2. Babbie, Earl. (14th edition),2014,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劉鶴群、林秀雲、陳麗欣、胡正申、黃韻如譯。台北:雙葉。
3. Neuman, W. Lawrence. 2003. (Fifth Edition).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Allyn and Bacon.(王佳煌、潘中道譯),2003,《當代社會學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文化
4. 其他教材上課補充。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研究方法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