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第2學期-2164 大肚山海屯研究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缺席與課程參與 40 只要來參與,用心學習,相信自然會有好的收穫。但如出席或參與情況不佳,比如收到期中預警,會傾向建議同學停修或退選。
團體討論與合作 30 平時參與表現以及相關報告呈現
個人心得與報告 30 個人學習心得以及平時課堂學習單練習狀況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40 人選讀,尚餘名額2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張峯碩

教育目標

運用人文社會學的思維與研究方法,對三地「土地、農地、在地」進一步了解並反思與實踐。一方面同學藉由實作學習、熟練相關研究技巧,另一方面走出教室向自然學習、對在地關心,搭建學術與社會、產業的橋樑,跨越校園與地方的思考與行動。除了學生本身的學習,也希望透過對外請益、互動,進而不斷發展社會創新、跨界應用的可能性。 「大肚山海屯研究」是一門透過「做中學」的方式進行社會科學研究的教學課程,同學們將實地研究大肚台地以及其鄰近地區相關的農業與當地生活,了解其人文風土與社會現況,並在實作中不斷訓練研究設計、資料收集、媒介溝通等技巧。主要參考教材為社會研究法、社區設計、社區營造以及行銷企劃設計等面向。課程期望透過集體創作,把土地、產品、作物、技術等與大眾生活作連結,反思現代生活並以企劃案的方式呈現對產業、社會、社區的發想,學生成果預計以「企劃展」的形式對外展出。未來更希望能邀請相關社區、產業代表一同參與,發展成「大肚山海屯博覽會」長期經營,積極推廣不同領域的交流,一起為土地、社會永續發展作努力。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艾琳.路佩登(2012)。林育如譯。《圖解設計思考:好設計,原來是這樣「想」出來的!》。商周出版

山崎亮著(2015)。莊雅琇譯。《社區設計:重新思考「社區」定義,不只設計空間,更要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臉譜出版。

曾旭正著(2013)。《台灣的社區營造(新版):新社會、新文化、新人》,遠足文化。

Sarah James、Torbjorn Lahti著(2010)。呂孟娟譯。《夢想綠社區:營造你的永續生活》。山岳出版。

Earl Babbie 著。蔡毓智譯。林佳瑩,許富珍校定(2004、2013)。《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雙葉書廊。

Peter Hall著。張麗堂譯(1995)。《都市與區域規劃》。

薛益忠(2006)。《都市地理學》。三民。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大肚山海屯研究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