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第2學期-2166 反抗美學:紀錄片與社會實踐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討論報告 30
Issue Memos 30
期末報告 4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38 人選讀,尚餘名額2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黃崇憲

教育目標

台灣新紀錄片的出現,大約從1980年代中葉開始,通常追溯到王智章拍攝的海山礦災紀錄片及其後來所發起的「綠色小組」。歷史的因緣際會,由於VHS家用攝影機新工具的出現,創造了新的生產空間和表達模式,開啟了戰後台灣「人民媒體」的歷史新頁,綠色小組以「小眾媒體」的姿態,首次站在人民位置,反抗戒嚴體制支配下的主流媒體所發出的一元化、單向式的國家意識形態機器之政令宣導、收編、與進行對被統治者的馴服、洗腦、與臣屬化。 本課程的目的以歷史社會學的視野,重新系統地回溯台灣新紀錄片的興起,探討1980年代綠色小組在解嚴前後所記錄的騷動島嶼之反抗影像,配合影像佐以「台灣狂飆」的八十年代之歷史旁白,重新進行歷史脈絡化與深入詮釋。 「綠色小組」之後,1990至2000年將以「全景學派」作為討論對象,2000年之後個人化、藝術化與商業化的紀錄片興起且逐漸蔚為風潮,可與綠色小組的反抗美學構成參照與比較。析理三十年來的發展,台灣的紀錄片是否形成特有的傳統,有哪些特色和侷限之處,以及共同求索未來紀錄片作為社會實踐之可能。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邱貴芬,2016,《看見臺灣:臺灣新紀錄片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陳世宏編,2016,《衝撞與凝聚:綠色小組口述訪談集》。臺北:遠景。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反抗美學:紀錄片與社會實踐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