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第2學期-2169 高齡社會學專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程參與與出席 20
導讀與回應 30
期中考 20
學期研究報告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32 人選讀,尚餘名額28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巫麗雪

教育目標

人口結構高齡化已是全球社會普遍面臨的重要議題,尤其對於高齡化速度極快的國家而言,更是一迫在眉睫的挑戰。過去二三十年來,各種因應社會高齡化而來的相關概念紛至沓來,如成功老化(successful aging)、活躍老化(active aging)、具生產力的老化(productive aging)、韌性老化(resilient aging),這些概念共同指向於尋求通達「好晚年」的各種小徑。另一方面,近年來,各種正向面對高齡社會的想法結合1960年代的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概念,以一種「活力老化在地化」的身影意圖結合社區、世代團結的力量,創造一個對高齡友善的生活環境。總而言之,面對人口結構動能所帶來的高齡化挑戰,國際組織、各國政府不斷提出各種策略,希冀走過此一世紀的重要課題。 台灣同樣面臨這波銀色的高齡浪潮,在1993年步入高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2018年將進入高齡社會(aged society),更以急速朝向超高齡社會(supper-aged society),高齡化對台灣社會的影響甚鉅,政府更以國安問題來形容其嚴重性。本課程希望從社會學的知識背景,探討老化過程的社會面向;了解老化的過程如何影響個人的生活、以及環繞於生活週遭更宏觀的制度,如家庭、社群、國家、社會政策如何型塑老化生活的多元性。這門課程的目標將介紹老人社會學的關鍵概念、主要理論與重要的議題,並且聚焦於老化過程中的差異性,特別是老化經驗的社會階級、性別、種族/族群的差異。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蔡文輝等主編,2015,《老年學導論》。台北:五南。
羅紀琼主編,2009,《台灣人口老化問題》。台北:中研院經濟所。
邱天助,2007,《社會老年學》。高雄:高雄復文。
蔡瑞明主編之《銀髮生活:優質的長青生活品質與環境之研究》。高雄:巨流圖書。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高齡社會學專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