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第2學期-5146 清末外交史專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學期報告 70
上課表現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4人,已有4 人選讀,尚餘名額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唐啟華

教育目標

本課程以鴉片戰爭至清末新政時期的中國外交為範圍,閱讀與討論基本書單,幫助學生理解相關領域之學術詮釋架構與研究前沿,建立對清末外交史的理論與知識基礎。並介紹與練習使用《外交檔案》等一手史料,撰寫學期報告,奠定進一步研究的基礎。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Paul Kennedy, Realities behind Diplomacy,
D. C. Watt等 "What is Diplomatic History...?",in What is History Today。
Michael J. Hogan & Thomas G. Paterson eds. Explaining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 2nd edition, Cambridge UP, 2004

1.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
2. 坂野正高著,陳鵬仁等譯《近代中國政治外交史》(台灣商務,2005)
3. 馬士著,張匯文等譯《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上海書店,2000)。
4. 《劍橋中國晚清史》(北京:中國社科,1993)。
5. Prasenjit Duara,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1995。杜贊奇《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
6. Paul Cohe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1984,《在中國發現歷史》
7. J. K. Fairbank ed.,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Mass., 1968. 費正清,《中國的世界秩序—除統中國的對外關係》(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2010)
8. 濱下武志著,朱蔭貴等譯,《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北京:中國社科,1999)。
9. James L. Hevia, Cherishing Men from Afar, 1995。何偉亞《懷柔遠人》
10. 茅海建,《天朝的崩潰》、
11. 茅海建,《近代的尺度》。
12. Mary Wright, The Tung-chih Restoration, 1862-1874, 1962,《同治中興—中國保守主義的最後抵抗》(北京:中國社科,2002)
13. Paul Cohen, History in Three Keys: the Boxer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1997.《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與神話的義和團》
14. 劉禾《帝國的政治話語—從近代中西衝突看現代世界秩序的形成》(北京:三聯,2009)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清末外交史專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