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第2學期-5816 設計心理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課堂作業 | 50 | 課堂指定作業及參與 |
期末報告 | 50 | 展覽、報告及書面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0人,已有5 人選讀,尚餘名額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本課程目的在於探討人造物因素與使用者或消費者之間互動過程中產生的認知心理、使用者經驗、審美、情感、使用性等研究議題,透過不同的研究方法進行深入探討,並且從中學習相關議題之研究,奠定日後研究基礎。本課程內涵可分為三個部份,第一、設計者認知心理,理解設計者的黑箱思考作業、認知差異與創造力因素;第二、使用者與產品之間的使用者經驗、情感、審美與使用行為;第三、消費者與產品之間的購買決策、生活型態、消費者行為相關研究議題。綜合學習研究議題建立、研究理論建構、研究設計、研究方法與研究評價。
課程概述
工業設計領域開始對環境產生關心乃是源自於對「人-機/物-環」三者相互關係之反省與檢討。以工業設計的「人-機/物-環」概念檢視「環境」的意義可得知,支持我們一切生活所需的並非單單只有自然環境中的諸多要件,從許多日常生活情境可察覺,我們是在自然環境條件的基礎上,再透過各種「人造」環境建構以支持人們進行各式各樣的活動,並滿足其各方面的需求。
因此,本課程所指稱的「環境」乃是將其定義為「環繞在我們身體周遭的一切狀況」,而我們的生活就是存在於一種人與人的相互關係所形成的「心理環境(軟體)」與人造物件或空間所形成的「物理環境(硬體)」兩者共同建構之總體環境中。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每個人都與其周遭環境關係密不可分。而人所創造出來的物件或空間,不只是為了滿足人們身體機能的需求或生理上的舒適性,其亦會刺激人們的情緒感覺,對人們的心理活動產生影響,而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甚至會改變物件或空間創造的樣貌。
本課程將以環境心理學專書與相關文獻的集體閱讀為主軸,透過文獻閱讀與共同討論的過程,建立對環境心理學知識系譜的基礎理解。另外,透過環境行為觀察等實際案例研究與分析,使環境心理學的學術理論能與生活環境現況進行對話。本課程不僅學習如何從「環境心理學」觀點考察「人-機/物-環」三者之相互關係,亦希望透過社會、文化等相關面向的綜合討論,探討人們如何在與環境互動中獲得生理與心理的「舒適感」,以做為未來進行產品物件或空間環境設計時之概念思考與論述基礎。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三/6,7,8[工設館]
修課班級:數創碩學程1,2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與工設系設計心理學併班上課;工設館:ID301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呂佳珍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時間:每週五 9:10-12:10 AM
地點: ID 209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Garrett, J. J. (2002). 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 User-Centered Design for the Web. CA: New
2.葉謹睿(2010)。互動設計概論,後數位時代的網站、介面、產品及軟體設計的原則。藝術家。
3.曾志軒(2004)。人機介面設計/Ben Shneiderman, Catherine Plasisant原著。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
4.楊世瑩(2011)。PASW SPSS 統計分析即學即用。台北:碁峰。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設計心理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