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第1學期-3434 文明與經典:東西方文明 (一)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課堂討論及內部評量 | 40 | 學生課堂上的討論、互動以及作業 |
課後作業及實踐計劃 | 40 | 學生的實踐計劃及行動成果 |
期末心得感想 | 20 | 學生就本課程中所獲成長及突破加以具體描述於學期末繳交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80人,已有76 人選讀,尚餘名額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本課程之特色是以小班教學之方式,配合不同領域之教師所形成之共學社群,藉由提昇學生治國平天下品格層次之素養,來培養學生在人文及文明素養的廣度、深度及行動力。本課程之設計理念,使學生了解過去東方發生了什麼重大的文明演進事件,過去西方發生了什麼重大的事件,以至於造成今天的世界現況以及值得關心的普世議題。在了解世界目前的多元問題及來龍去脈後,使學生了解自己對當今世界的責任及可能之因應之道為何,因而得以貢獻自己的心力,並使求學有了清楚的動機及方向。本課程將著重在下列四個單元:
(1) 儒道釋與華人文明
宗教往往就是文明本身,是該文明的智慧傳統-生存的智慧。但是,一個文明很少是清一色,由單一宗教作為其核心價值,而且是不受外來文明所影響。華人文明也不單單以儒家倫理作為唯一的文明智慧傳統,不僅僅有道家作為對立的智慧傳統,也深受源自於印度的佛教所影響。儒道釋地融合已經成就了華人文明的智慧傳統,缺一不可。本單元希望可以協助年輕華人重新認識自己的文明智慧傳統,這不僅僅是自我認同,更是希望藉由對於東方的智慧傳統,找尋解決現代資本主義所引發的諸多社會問題與自然災難。
(2) 西方文明下的東方人生
現代的華人已經完全西化,所有的生活智慧都是源自於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正義與權利的智慧傳統,特別是16世紀以後完全脫離宗教智慧傳統的資本主義價值與倫理。現代資本主義與新教倫理本來有選擇性的親近,但是後來卻是彼此疏離,最後現代資本主義與貪婪的自私主義畫上等號。我們不難理解,去新教倫理化的現代資本主義對於現代社會與自然環境所帶來的災難,已經遠遠超過現代人的想像。同時,西方也開始面對東方文明的智慧傳統。本單元藉由引導學生認識西方文明傳統,來反思西方文明下的東方人生。
(3) 東西方飲食文化
了解人類的飲食文化對文明的發展是重要的。飲食不僅是人類維繫生命的基礎,更是人類文化及社會演變的指標,與世界各地的人、土地、及其過去、現在與未來,都有著緊密不可分的關係。食物的歷史就是人類的文明史,藉由餐桌上所衍伸的文化就可以認識整個世界。本部分課程先從飲食在文化中所佔有的角色,再概括介紹到各國不同特色之飲食,及其飲食特色所造成之原因,最後回歸到我們最孰悉的台灣。本部分課程期許學生能對飲食在東西方文明當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當在認識各國不同食物時,能以更開闊的心接受不同國家的食物及對其所代表文化的尊重。最後,回歸到我們現在生長的台灣,對其了解,可以有更多的認同。
(4) 東西方茶文化
本課程由茶道開始,體察東方文明中華人獨特哲學與覺觀,由日常生活「柴、米、油、鹽、醬、醋、茶」七大事中「品飲」之間,使學生除茶文化相關知識之理解外,藉由實踐用身心去品味。在課堂授課及實作中,藉由靜心之過程,認識人的自身運作,認知東方文化所強調之天人相應內涵;藉由學習外在環境與內在自我的潔淨,在自我調整與自立自律的學習中,能探索內在生命與自我成長。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2-0
上課時間:五/11,12[H103]
修課班級:共必修2-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博雅書院合作課程。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 寇爾森(Charles Colson & Nancy Pearcy) ,《世界觀的故事》,校園書房出版社。2000年。
2. 史密士 (Huston Smith),《人的宗教》,立續文化。2013年再版。
3. 林鴻信編,《基督宗教之人觀與罪觀》,台大出版中心。2013年。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文明與經典:東西方文明 (一)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