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第2學期-3572 都市與社區發展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分組研究報告(簡報) | 50 | |
課堂出席與討論 | 5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67 人選讀,尚餘名額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社區發展工作幾十年來在台灣都市化與現代化的過程當中受到政府與民間高度的重視。例如以辦理精神倫理建設、生產福利建設及公共設施建設為目的的傳統「社區發展」。以文化、名人、土地、景觀與產業為核心的「社區總體營造」。收空間建築與景觀為對象的「城鄉新風貌」與「美麗新故鄉」。以發展地方產業為目標的「社區文化產業化」與「社區產業文化化」。以發展特定族群文化為內涵的「新客家運動」。以社會福利為主的「福利社區化」與「社區照護」。以人民衛生健康為目標的「健康社區」。以服務老人為目的「友善高齡社區」。以災害防救為重點的「防災社區」與「防災型社區更新」。以促進遊憩休閒為目的的「觀光社區」。以維護社區安全的「社區守望相助」、「社區巡守」與「社區聯防」。以環境保護為目的的「環保社區」、「綠色社區」與「生態社區」。以資源利用為對象的「社區閒置空間再利用」與「社區資源回收」。以教育與學習為中心的「家庭教育社區」、「學習型社區」與「社區大學」。以促進商業繁榮的「形象商圈」與「商店街區再造」。以人才培訓為社區發展項目的「社區培力」及以提升社區能力解決社會問題的「社區充權」與「社區授能」……等等,都大力強調社區發展工作的方法運用與操作。近年來各級地方政府在促進都市發展的大前提之下,很多方面的施政如:交通、安全、治安、環保、社會福利、公共衛生、傳染病防疫、災害防救、教育、文化、建築、古蹟、生態保育等,污染防治、產業與經濟,遊憩休閒、旅遊觀光及都市行銷等的推動,也都非常非重視以地方鄰里社區為範圍或場域的工作推動。社區是都市社會與都市空間的基本結構,都市人口沒有一個人不居生活在一個社區內,任何人可以沒有家庭,但不可能脫離社區而生活,很多人可以到處旅行或流浪,無一固定住所,但一定有一個固定身份歸屬的鄰里社區,這個社區可以是出生地或戶口所在地,也可以說是他們的故鄉。所以,社區的存在與發展與整個都市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假若都市內所有的社區治理都能做得澈底,都市就能全面健全發展。
數十年以來,在“社區主義、社區運動、社區營造、社區治理……”等社區狂熱的驅動下,傳統上將社區發展列為三大社會工作方法之一的社區工作變成十分重要。各級地方政府在都市發展的大前提下,為了實現都市發展的政策與目標,如何強化社區發展工作的方法與途徑,如何提高社區發展的更多內涵與項目,及如何充分落實社區充權與授能以解決社區問題,就成為「都市與社區發展」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與內容。
都市與社區發展之所以能成為一門課程,主要是因為社區一方面是都市空間、都市社會、都市行政區劃及都市計畫的基礎單元,另一方面,係因其發展更是全方面的與都市行政與都市治理息息相關。社區的公共事務與問題包羅萬象,有時甚至錯綜複雜,每週僅授課三小時,要求學生融會貫通,自非易事。因此本課程的講授,要注意原則的把握,主要為確立課程組織體系,執簡馭繁,劃定範圍,分層講授,闡明原理,決擇要點,俾便學生能吸取要義。
課程概述
社區發展工作幾十年來在台灣都市化與現代化的過程當中受到政府與民間高度的重視。例如以辦理精神倫理建設、生產福利建設及公共設施建設為目的的傳統「社區發展」。以文化、名人、土地、景觀與產業為核心的「社區總體營造」。收空間建築與景觀為對象的「城鄉新風貌」與「美麗新故鄉」。以發展地方產業為目標的「社區文化產業化」與「社區產業文化化」。以發展特定族群文化為內涵的「新客家運動」。以社會福利為主的「福利社區化」與「社區照護」。以人民衛生健康為目標的「健康社區」。以服務老人為目的「友善高齡社區」。以災害防救為重點的「防災社區」與「防災型社區更新」。以促進遊憩休閒為目的的「觀光社區」。以維護社區安全的「社區守望相助」、「社區巡守」與「社區聯防」。以環境保護為目的的「環保社區」、「綠色社區」與「生態社區」。以資源利用為對象的「社區閒置空間再利用」與「社區資源回收」。以教育與學習為中心的「家庭教育社區」、「學習型社區」與「社區大學」。以促進商業繁榮的「形象商圈」與「商店街區再造」。以人才培訓為社區發展項目的「社區培力」及以提升社區能力解決社會問題的「社區充權」與「社區授能」……等等,都大力強調社區發展工作的方法運用與操作。近年來各級地方政府在促進都市發展的大前提之下,很多方面的施政如:交通、安全、治安、環保、社會福利、公共衛生、傳染病防疫、災害防救、教育、文化、建築、古蹟、生態保育等,污染防治、產業與經濟,遊憩休閒、旅遊觀光及都市行銷等的推動,也都非常非重視以地方鄰里社區為範圍或場域的工作推動。社區是都市社會與都市空間的基本結構,都市人口沒有一個人不居生活在一個社區內,任何人可以沒有家庭,但不可能脫離社區而生活,很多人可以到處旅行或流浪,無一固定住所,但一定有一個固定身份歸屬的鄰里社區,這個社區可以是出生地或戶口所在地,也可以說是他們的故鄉。所以,社區的存在與發展與整個都市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假若都市內所有的社區治理都能做得澈底,都市就能全面健全發展。
數十年以來,在“社區主義、社區運動、社區營造、社區治理……”等社區狂熱的驅動下,傳統上將社區發展列為三大社會工作方法之一的社區工作變成十分重要。各級地方政府在都市發展的大前提下,為了實現都市發展的政策與目標,如何強化社區發展工作的方法與途徑,如何提高社區發展的更多內涵與項目,及如何充分落實社區充權與授能以解決社區問題,就成為「都市與社區發展」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與內容。
都市與社區發展之所以能成為一門課程,主要是因為社區一方面是都市空間、都市社會、都市行政區劃及都市計畫的基礎單元,另一方面,係因其發展更是全方面的與都市行政與都市治理息息相關。社區的公共事務與問題包羅萬象,有時甚至錯綜複雜,每週僅授課三小時,要求學生融會貫通,自非易事。因此本課程的講授,要注意原則的把握,主要為確立課程組織體系,執簡馭繁,劃定範圍,分層講授,闡明原理,決擇要點,俾便學生能吸取要義。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二/6,7,8[M219]
修課班級:共選修1-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都市計畫學程;人工加選請洽都研中心(SS434);二教區上課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吳介英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上課時間皆可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 葉至誠:“社區工作與社區發展”,秀威資訊,台北,2010。
2. 葉至誠:“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秀威資訊,台北,2010。
3. 李增祿:“社會工作概論”,巨流出版社,台北,2011。
4. 黃源協、蕭文高:“社區工作”,空中大學,台北,2010。
5. 林英彥等:“都市計畫與行政”,空中大學,台北,2000。
6. 蘇景輝:“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巨流出版社,台北,2003。
7. 社區發展季刊,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台北,20014-2015。
8. 徐震:“台灣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的異同”,社區發展季刊(107期),台北,2004。
9. 蔡宏進:“社區原理”,三民書局,台北,2006。
10. 黎淑慧:“公寓大廈法與社區發展”,新文京開發,台北,2004。
11. 紀俊臣:“都市與區域治理”,五南圖書,台北,2007。
12. 劉阿榮:“都市治理與地方發展”,揚智文化,台北,2007。
13. 李永展:“永續國土、區域治理、社區營造:理論與實踐”,詹氏書局,台北,2012。
14. 詹秀員:“社區權力結構與社區發展功能”,洪葉出版社,台北,2002。
15. Simon Parker:“Urban Theory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Encountering the City”,群學出版社,台北2007。
16. Nick Wates:“Action Planning: How to use planning weekends and urban design to improve your environment”,創與出版,台北,1996。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都市與社區發展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