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第2學期-4352 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國防科技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曠課3周預警第1節7分第2節8分計15分 | 100 | 到課出席率70 %、專題報告10 %、期末考20 %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5人,已有30 人選讀,尚餘名額4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1.為建構學生國防科技的基本認知,在題材內容準備上,著重多面向蒐整;在課程講述上,可搭配時事,引證課文的內涵精義;或運用影片欣賞、相關書籍等素材,以增添教學豐富性。並要求學生預習,使其產生共鳴,達成授課總目標。
2.認識國防科技發展是為國家安全做保障,除了使學生了解各項武器系統概況外,更應了解臺灣國防科技發展情況,進而認同國防,支持國防。
3.介紹我國軍兵種,使學生了解國軍部隊與兵科,以利銜接日後的軍事訓練。
4.透過時事分享(如:飛彈試射危機、釣魚臺列嶼爭議、海權維護、資訊作戰等議題),使學生了解國防科技與日常生活相關性。
5.利用課文內容與評量設定主題,指導學生分組蒐集相關資料,實施分組報告。
6.引導學生以對談或討論方式和教師及同學互動,以內化課程主題。
7.觀看相關影片並請學生作簡短筆記,報告心得,以提升教學成效。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2
上課時間:二/6,7[H122]
修課班級:共選修2-4,碩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軍訓二~供大二以上學生選修(列計學期學分,不計入畢業學分)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鄧 宇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周一、三、四、五上午8-12時下午14-17時,周二上午10-12時下午15-17時
男宿30棟住輔組辦公室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Martin C. Libicki(1996).What Is Information Warfare. Center for Advanced Concepts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for 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Washington, DC: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2.A.D. 貝克(A.D. Baker)著。全球海軍作戰艦隊(2000~2001)。美國海軍學會。
3.Alvin & Heidi Toffler 著,傅凌譯(1994)。新戰爭論。臺北:時報文化。
4.David Alexander 著,吳弦譯(1996)。資訊化戰爭與數位化戰場。國防譯粹月刊,23,4,10~11。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5.David R. Mets & William P. Head 著,趙宏斌譯(2005)。空中用兵紀實:對美國空軍戰略攻擊理論與準則的省思。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6.Koger W. Barnett 著,張台航譯(1999)。國防譯粹月刊,26,1。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7.麥可泰勒(Michael J. H. Taylor)主編。世界飛機與空用系統字典第三版。全球飛行。
8.諾曼費德曼(Norman Friedman)著。全球海軍系統。美國海軍學會。
9.宋玉寧、鄭繼文、滕昕雲、詹皓名(2007)。國軍武裝。臺北:勒巴克。
10.林雲海審定(1994)。現代武器與戰爭。臺北:銀禾。
11.詹氏戰機年鑑。詹氏出版集團。
12.詹氏作戰艦艇年鑑。詹氏出版集團。
13.詹氏飛彈年鑑。詹氏出版集團。
14.詹氏裝甲車輛年鑑。詹氏出版集團。
15.施孝瑋(2008)。珠海航展系列報導。全球防衛雜誌,292。
16.施孝瑋(2009)。巴黎航展系列報導。全球防衛雜誌。
17.施孝瑋(2009)。解放軍海軍60週年國際觀艦式。全球防衛雜誌。
18.施孝瑋、陳國銘(2009)。天安門閱兵系列報導。全球防衛雜誌。
19.郭文良、許競任(2007)。軍事科學概論。臺北:幼獅。
20.壽庚如(2003)。電子大戰。新竹:凡異。
21.國防部(2011)。中華民國100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
22.國防部(2013)。中華民國102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
23.國防部(2013)。中華民國102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臺北:國防部。
24.後備司令部編(2006)。新兵政治教育讀本。臺北:後備司令部。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國防科技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