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第2學期-5022 比較文學專題:跨藝術研究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上課參與、課中參與、每週備忘錄書寫 | 25 | |
導讀 | 25 | |
期末報告 | 5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0人,已有7 人選讀,尚餘名額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 課程目標 (Course Objectives)
一、引導學生關注文學與其他藝術類別之間共通互融的面向。
二、引導學生瞭解「比較文學」視域中「跨藝術研究」的可能面向與方法。
三、引導學生理解「跨藝術研究」的相關理論。
四、引導學生就所關切藝術類別與文學的關係,開啟初步研究與累積研究成果。
五、引導學生了解「策展」(curating)做為文學與其他藝術類別進行「跨藝術對話」 實踐的可能。
■ 課程內涵(Course Contents)
本課程包括跨藝術文本、相關研究論述分析及理論介紹。所討論的跨藝術範疇將包括:文學與書法、文學與繪畫、文學與雕塑、文學與公共藝術、文學與建築、文學與景觀設計、文學與數位藝術(digital art)、文學與攝影、文學與編織工藝、文學與電影、文學與音樂、文學與舞蹈等。所介紹的研究角度包括「圖像學」、「跨藝術互文」、「圖文互動」、「美學跨界表現」、「跨界演繹」、「形式比較」…等。學期初視修課學生興趣調整所偏重內容。
課程概述
在傳統知識架構下,藝術的類別經常被清楚劃分。事實上,許多古今中外藝術創作文本都是跨藝術文類的。尤其是進入媒體多樣化的時代後,各類藝術之間交融、互文創作的情形益加常見,甚學界因此也已相應地發展出許多「跨藝術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本課程擬透過「比較文學」學門中的「跨學科研究」視域,帶領學生一起探討以「文學」為中心進行「跨藝術研究」的諸多可能。課程的每個單元將採以下幾個步驟教學,修課同學需配合進行,以求獲得最佳學習效果。
一、首先,教師針對該週主題提供跨藝術文本,共同討論這些文本的跨藝術表現及研究該文本時可切入的理論與方法。課程中所討論的創作文本以華語世界的作品為主,並視主題提供其他語言與文化的相關文本作為參照。
二、討論與文本相關的論述,每篇研究案例由一位同學主講,主講者需指出論述中的問題意識、論述觀點、跨藝術研究方法、理論運用方式等;報告者必須事先準備至少一頁之討論大綱,其他同學亦需事先閱讀該論述,以利參與討論與講評。
三、教師介紹相關理論。
學生需就個人有意研究之文本進行報告及發展個人論點,於期中進行報告提案,在課堂上共同討論後發展論述,並於學期末口頭報告單元做一較完整的呈現。並在依建議斟酌修改繳交一篇八千至一萬五千字之書面專題報告。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2
上課時間:五/3,4[H535]
修課班級:中文碩博1,2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朱衣仙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一/3,4[H517]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Benjamin, Walter(班雅明,華特)。〈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許綺玲譯。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
Chatman, Seymour.” What Novels Can Do That Films Can't (And Vice Versa) “. Critical Inquiry, Vol. 7, No. 1, On Narrative (Autumn, 1980), U.of Chicago P.,121-140
Lessing , Gotthold Ephraim, Kritische und philosophische Schriften, München (Winkler) 1974, 7-166. 中譯本: 萊辛,朱光潛譯,〈拉奧孔〉《詩與畫的界限》,台北:駱駝。原著寫於1766年
Weisstein , Ulrich (烏爾利希.偉斯坦恩)。《比較文學與文學理論》。劉象愚譯。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台北:學生書局。2001。
王德威:〈國家不幸書家幸-臺靜農的書法與文學〉《臺大中文學報》,第31期,2009,1-46
朱衣仙:〈公共藝術場域的詩展演與詩觀寫:《清水詩路》多向文本研究〉。《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34 ,2006年12月。頁43-72。
朱衣仙:《「歧路花園文本」的認同建構:以〈陳寅恪與柳如是〉與〈加利菲亞〉為例》,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衣若芬:〈瀟湘八景:東亞共同母題的文化意象〉,《東亞觀念史集刊》,第六期,2014年6月,35-55
吳盛青:〈重層的自我影像:抒情傳統與現代媒介〉,《政大中文學報》,26,2016,31-73。
周黃美惠:〈魏晉風度──論陸機《文賦》與音樂、書法〉,《東方人文學誌》,第9卷第3期,2010.09,109∼128。
南西,尚-路克等,《疊韻》,台北:漫遊者,2014。
凌越:〈蟬聯想象曲式.反線性的網結蟬聯想像曲式〉。《跨媒介敘事—論西西小說新生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唐際明:〈邁耶的「米開朗基羅系列詩」:檢視雕塑藝術對「物詩」之啟發〉。《中外文學》。40:3=434。2011.09。189-245。
孫松榮:〈蔡明亮的《臉》,或跨影像性的華語影片〉,《中外文學》,42卷3期 ,2013.09,73-106
孫康宜:〈再讀八大山人詩﹣﹣文字性與視覺性、及詮釋的限定〉。《中外文學》。20:7=235。1991。4-8。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主體之呈現─莊子的再發現〉,《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
班雅明,華特(Benjamin, Walter);〈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許綺玲譯。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1-34。
張小虹:〈快照吳爾芙•驚嚇現代性〉,《英美文學評論》,16期 ( 2010/06),1-22
曹順慶等;〈跨學科研究〉。《比較文學論》。台北:揚智。2003。297-316。
梁慕靈:〈想像中國的另一種方法:論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的「視覺性」〉。《政大中文學報》。19。2013.06。219-260。
陳榮彬:〈重讀《杜連魁》-建築師王大閎與翻譯(小說)家王大閎的對話〉,《中外文學》,41卷3期,2012.09,159-189。
葉維廉、葉灼游離其間:〈走向映像與文字的中際思域〉,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
葉維廉:〈道家美學、中國詩與美國現代詩(上)〉,《中外文學》,31卷7期,2002.12 , 142-199
葉維廉:〈道家美學、中國詩與美國現代詩(下)〉,《中外文學》,31卷8期,2003.01, 253-279。
葉維廉:《龐德與瀟湘八景》第一章節選。台北:台大出版社。2008。16-63。
廖棟樑、方令光:〈屈原圖:歷代屈原像所見圖文結合模式初探〉,《輔仁國文學報》,42,2016.04,1-27。
劉千美:〈範疇與藝境:文人詩畫美學與藝術價值之反思〉,《哲學與文化》,35卷7期 ( 2008/07) , 17-36。
劉紀蕙:〈跨藝術互文與女性空間:從後設電影談蘿茲瑪藝術相對論〉,《中外文學》,25卷12期,1997.05 , 52-81。
劉紀蕙主編:《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臺北:立緒文化,1999。
蔡佳瑾:〈論童妮‧莫里森小說《爵士樂》中的凝視與聲音〉,《英美文學評論》, 16期,2010.06,123-153 。
黎風:《圖像文化時代的影像詩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蕭怡姍:〈日治時期《臺灣日日新報》中日人臺灣行旅圖文研究--以小林松僲〈花不見日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比較文學專題:跨藝術研究 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