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第2學期-6455 身體、文化與社會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期中報告 40
期末報告 50
memo 1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13 人選讀,尚餘名額57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鄭斐文

教育目標

[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 碩博士班課程] 身體、文化與社會 授課教師:鄭斐文 副教授 fcheng@go.thu.edu.tw [本課程大綱將會隨著修課同學研究需求而作微調,請依照第一次上課時所發的授課大綱為主。第一節課為] 一、課程簡介 關於身體的文化與社會理論涵蓋很廣,80年代開始,在文化研究、女性主義理論、社會學、醫療社會學、STS等研究中,都已經有許多豐富成果與討論。早期的社會學反對生物化約論與生物決定論,並指出身體是社會建構的場欲。到了80 年代,美國社會學者提出社會學忽略了身體議題以及身體的物質性,並指出身體社會學需要關注於「體現化」議題(embodiment)。所謂的肉體化牽涉到的,是要挑戰身體與社會、自然與文化、物質與非物質的啟蒙二元對立關係。「身體」的「本質」問題也同時出現在女性主義、實在論等討論中。例如,女性主義者從Sex/gender的二分問題中探討生物學上的性化的身體(sexed body)如何被社會性的建構。傅柯的性史探討了現代個人主體的生產,與個人身體及性論述的關係。而這種對於embodiment與物質性的強調,是身體社會學學者主張的關鍵概念,此與文化研究、後現代主義的觀點在「實有」或「建構」的認識論基礎有所不同。 一般說來,身體社會學的學者(Shilling, Turner, Williams等人)強調具體化的概念,並且批評後結構主義者與女性主義者如Butler忽略了身體的「物質性」與具體經驗,批評後結構、後現代學者落入文本主義中,這牽涉到批判實在論與社會建構論之間的諸多認識論辯論。本課程以「身體社會學」命名,但欲解構英美學界的「身體社會學」,藉由回顧女性主義、身體社會學與文化研究、醫療社會學的「身體」研究,來重新定義「身體社會學者」一詞。本課程將以身體社會學與文化研究、後結構主義、女性主義等的不同身體研究主題,每週列出不同的單元逐一探討,並介紹不同取向的身體認識論之差異。同時,本課程也兼顧同學論文寫作需要,找出不同主題的論文研究成果,讓同學得以應用在論文寫作之中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二、主要讀物:
Cregan, Kate著、謝明珊譯,2011。《身體社會學:體現的抽象化描述》(The Sociology of the Body: Mapping the Abstraction of Embodiment)。國家教育研究院與韋伯文化。
Hall, Stuart. 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Open University.(中文譯本:《表徵》)
Judith Butler.1993. Bodies that Matter. Routledge.
Shilling, Chris著、杜新新譯,1993,《身體三面向:文化、科技與社會》。韋伯文化。
Turner, Bryan S.著,謝明珊譯(2010),《身體與社會理論》。韋伯文化。
Woodward, Kathryn. 1997.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Open University. (ID)。中文版,《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林文琪譯,韋伯文化。
高夫曼(Goffman, E.),曾凡慈譯,2010,《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群學。

瑪麗‧道格拉斯(Douglas, Mary),黃劍波 盧忱 柳博(斌貝)翻譯,1966,《潔淨與危險》(Purity and Danger: An Analysis of Concepts of Pollution and Taboo )。民族出版社。
Urry, J., Larson, J.著、黃宛瑜譯 (2016),《觀光客的凝視3.0》。書林出版社。
布希亞(2014),《消費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
Foucault, Michel,1990,〈第一卷:認知的意願〉,《性史》,謝石、沈力譯,台北:結構群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身體、文化與社會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