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第2學期-0255 台灣文化史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時成績 10 出席及上課態度、上課發言與討論佔10%。
平時作業 20 隨堂作業2篇。
期中報告 40 專題報告。
期末考 30 依上課內容,舉行紙筆測驗。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46 人選讀,尚餘名額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蔡秀美

教育目標

臺灣位於大陸與海洋的交會地,長期以來是多族群、多文化交織融合的輻輳地。本課程旨在將從多元文化的視角講述臺灣文化形成和發展的歷程。講課方式採主題式授課,介紹探討臺灣不同歷史時期及不同族群的文化內涵,引導學生了解臺灣歷史上各種文化面向的發展和特色,並省思其對現代臺灣歷史文化的影響和意義。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Chris Barker 著,羅世宏譯,《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2004。
2.LauraDesforEdles著,陳素秋譯,《文化社會學的實踐》,台北:韋伯文化,2006。
3.Highmore著,周群英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韋伯文化,2005。
4.林.亨特編,江政寬譯,《新文化史》,台北:麥田,2002。
5.王啟宗,《臺灣的書院》,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99。
6.吳文星,〈百年來中小學教育之發展〉,《中華民國發展史:教育與文化》下冊,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聯經,2011,頁281-312。
7.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春暉出版社,1987。
8.林瑞明,《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1996。
9.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 40 年》,臺北:自立,1992。
10.王秀雄,〈自明鄭至光復前的臺灣美術發展初探〉,《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95,頁383-402。
11.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
12.顏娟英、黃琪惠、廖新田,《臺灣的美術》,臺北縣淡水鎮: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6。
13.《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下冊,臺北:雄獅,2001。
14.李欽賢,《台灣美術閱覽》,台北:玉山社,1996。
15.顏娟英,《臺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臺北:雄獅圖書,1998。
16.陳碧娟,《臺灣新音樂史—西式新音樂在日據時代的產生與發展》,臺北:樂韻,1995。
17.曾慧佳,《從流行歌曲看臺灣社會》,臺北:桂冠,1998。
18.莊永明,〈臺灣歌謠思想起—臺語歌曲五十年 1932-1982〉,《臺灣文藝》 82,1983.5,頁 199-204。
19.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臺北:自立,1992。
20.葉龍彥,《春花鳳露:正宗臺語電影興衰史》,臺北:博揚文化,1999。
21.陳江龍,《廣播在臺灣發展史(1925-2004)》,嘉義:作者,2004。
22.何義麟,〈媒介真實與歷史想像:解讀1950年代臺灣地方報紙〉,《臺灣史料研究》24,2005.3,頁2-24。
23.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1989。
24.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東京:刁江書院,1928。
25.鈴木清一撰,馮作民譯,《台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1978。
26.李秀娥,《台灣民俗節慶》,台中:晨星,2004。
27.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1998。
28.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2005。
29.葉肅科,《日落臺北城:日治時代臺北都市發展與臺人日常生活(1895-1945)》,臺北:自立晚報,1993。
30.卓意雯,《清代台灣婦女的生活》,臺北:自立晚報,1993。
31.張素玢,《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臺灣:遠足-衛城出版社,2014。
32.林玫君,《從探險到休閒:日治時期臺灣登山活動之歷史圖像》,臺北:博揚文化、國立編譯館,2006。
33.劉士永,〈「清潔」、「衛生」與「保健」—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臺灣史研究》,第8卷第1期,2001,頁41-88。
34.黃俊傑,《戰後臺灣文化的轉型及其展望》,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
35.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2007。
36.廖炳惠、張春凰,〈當代臺灣流行文化之再思〉,張炎憲等編,《20世紀臺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論文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3,頁213-236。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台灣文化史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