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第2學期-1993 台灣政治發展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上課 5
小組讀書報告 33
期中考 33
期末考 33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54 人選讀,尚餘名額16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任冀平

教育目標

中華民國台灣歷經43年的動員戡亂時期(1948~1991),38年的戒嚴統治(1949~1987),七次的修憲(1991~2005),三次的政權(黨)輪替(2000年,2008年,2016年),已經從威權統治,轉化成憲政民主。然而在這民主轉型政治發展的過程中,卻衍生出許多的爭議,其中包括行政統治權的歸屬,國家元首(總統)與政府首長(行政院長)權責的劃分,國會立法權的一院制或兩院制,國會議員人數的規模,行政與立法兩權的互動,選舉制度與政黨體制的關係,司法院最高法院化的可能性,文官體制與行政中立的落實,地方派系與地方自治的糾纏,民主化與媒體自由,兩岸關係與政治發展,經濟自由化與政治發展,直接民主與民主化的困境,人權發展與公民社會,全球化與政治發展等議題。本課程旨在說明這些爭議的所在,並介紹憲政民主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同形態,以期學生具備相關的政治知識,分析判斷與公共服務的能力。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Ginsburg, Tom and Aziz Z. Huq. 2018. How to Save a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 Graber, Mark A., Sanford Levinson, and Mark Tushnet. eds. 2018.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in Crisi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周育仁、謝文煌主編 (2011),台灣民主化的經驗與意涵,五南。
(4) 彭懷恩著 (2005),台灣政治發展與民主化,風雲論壇。
(5) 吳玉山 (2016),<半總統制與策略性修憲>,(政治科學論叢)第69期,頁1~26。
(6) 吳玉山 (2012),<孫中山思想、民國百年與兩岸發展模式:一個總體的分析架構>,(政治科學論叢)第52期,頁1-42。
(7) 黃長玲 (2012),<差異政治的形成:1946年婦女保障名額制定的歷史過程>,(政治科學論叢)第52期,頁89-116。
(8) 趙永茂 (1996),<台灣地方派系的發展與政治民主化的關係>,(政治科學論叢)第7期,頁39-56。
(9) 蕭全政 (1990),<政治民主化與經濟自由化下政府角色的調整>,(政治科學論叢)第1期,頁31-64。
(10) 黃德福、蘇子喬(2007),<大法官釋憲對我國憲政體制的形塑>,(臺灣民主季刊)第4卷第1期,頁1~49。
(11) 黃建勳、陳敦源 (2018),<政務事務互動關係:台灣文官對政治的容忍之研究>,(東吳政治學報)第36卷第2期,頁1~64。
(12) 陳宏銘(2015),<黨主席選舉競爭與政黨組織定位:以民主進步黨為例之研究>,(政治科學論叢)第63期,頁91~128。
(13) 蘇子喬、王業立(2016),<從組閣爭議論我國憲政體制的¬定位與走向>,(政治科學論叢)第70期,頁85~120。
(14) 蘇子喬(2014),<總統與國會選舉制度對半總統制憲政¬運作的影響¬>,(政治科學論叢)第62期,頁35~78。
(15) 盛杏湲、黃士豪 (2017),<黨團協商機制: 從制度化觀點分析>,(東吳政治學報)第35卷第1期,頁37~92。
(16) 蕭怡靖(2005),<我國立法院資深制度之探討—委員會遊走及召集委員深制度之變遷>,(政治科學論叢)第25期,頁105~134。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台灣政治發展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