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第2學期-2163 族群經濟與社會流動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導言 20 以7 - 8人一組為原則自行分組,導讀時間約40分鐘。每個組員皆需參與。
每週memo 15 (1)重點摘錄、(2)五個關鍵字、(3)三個問題。(小組成員輪流分工完成)
課堂參與 10 (1)出席狀況、(2)課堂提問、(3)參與討論的程度。
小組「田野調查」成果分享 15 包括:(1)問題意識、(2)訪談逐字稿整理、(3)分析、(4)影像拍攝 (5)研究成果 等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79 人選讀,尚餘名額-19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呂秀玲

教育目標

本課程的關懷核心:反思經濟學與社會學對於移民、族群的社會網絡與經濟活動之間的鑲嵌立論,延申並對焦於族群、性別、階級與勞動之間的交織與互動過程,採取一個整體性的考察架構,探究命題是族群、性別與階級的原初地位,如何形塑出不同的勞動生涯與經濟活動?身為少數族群,要如何轉化、利用以及拓展同族群所承載的族裔特有文化與社會資源,同時也必須與跨族群建立關係,向主流社會爭取生存機會。故對於移民來說,從經濟適應、文化適應或社會適應,如何融入接待社會呢? 對照內政部102年對於在台的新住民的生活需求的相關報告可知,每年大約有半數左右的新住民婦女進入勞動市場工作,其中又有10%的新住民選擇自雇開業,如小吃店、理髮店等小本生意。新住民婦女為何會傾向以自營作業的方式撐起家庭生計,這個經濟策略是否與台灣的移民管理、公民歸化與勞動權益等相關社會政策有關? 關注族群身份與經濟活動的學者也注意到社會資本的重要性,從Granovetter(2007)闡述經濟活動與社會網絡的鑲嵌問題開始,社會網絡的建立與維繫成為新移民女性能否走向自雇勞動者的關鍵要素,同時也攸關代間可否向上流動的可能性,我們將在田野研究中探索此重要議題,並驗證是否社會關係越穩固,社會流動就越可能!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曾嬿芬,2008,〈誰可以打開國界的門?移民政策的階級主義〉,《跨界流離:全球化下的移民與移工(上)》,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頁135-164。
2.趙彥寧,2008,〈社福資源分配的戶籍邏輯與國境管理的限制:由大陸配偶的入出境管控機制談起〉,《跨界流離(上)》,頁165-209。
3.夏曉鵑,2009,〈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騷動流移:台社移民/工讀本》,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頁73-112。
4.周敏,1995,《唐人街:深具社會經濟潛質的華人社區》,商務印書館,第一章(頁17-30)、第五~第七章(頁111-211)。
5.狄金華、周敏,2016,〈族裔聚居區的經濟與社會-對聚居區族裔經濟理論的檢視與反思〉,《社會學研究雜誌》,17頁。
6.周敏,2006,《美國華人社會的變遷》,上海三聯書店。
7.邱琡雯,2013,〈「移民區病理─網絡集結點」的衝突與克服:在台越南女性的店家〉,《出外:台日跨國女性的離返經驗》,聯經出版社,頁197-224。
8.王志弘,2008,〈族裔-文化經濟、謀生策略與認同協商:臺北都會區東南亞風味餐飲店個案研究〉,《跨界流離:全球化下的移民與移工(下)》,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頁61-107。
9.王志弘、沈孟穎,2009,〈疆域化、縫隙介面與跨國空間:台北市安康市場「越南街」族裔化地方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3:119-166。
10.方偉晶、陸超明編,2011,《華人族裔企業:全球與在地的視野》,國家教育研究院與群學出版,第三章(頁43-75)、第六章(頁119-147)、第十二章(頁261-286)。
11.Ewa Morawska著,2017,《移民社會學:打造美國的多重面貌》,李仰桓譯,國家教育研究院,第三章(頁61-98)、第六章(頁159-190)。
12.夏曉鵑,2008,〈新移民運動的形成:差異政治、主體化與社會性運動〉,《跨界流離:全球化下的移民與移工(下)》,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頁177-240。
13.林津如、王介言、吳紹文,2008,〈新移民女性之組織工作:一個跨領域的實踐嘗試〉,《跨界流離:全球化下的移民與移工(下)》,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頁241-298。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族群經濟與社會流動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