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第2學期-3403 社會:都市社會學:台中專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課堂出席參與 | 40 | 視出席率,及回答問題積極度 |
個人書面成績 | 60 | 閱讀Memo一份,10%;校外教學Memo一份,10%;期中報告,20%;期末報告,2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0人,已有18 人選讀,尚餘名額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全球的都市化程度日益增加,都市經驗對於人類社會的重要性不言可喻,都市社會學向來具有濃厚的社會改革實踐色彩,伴隨著城鄉規劃的歷史與思潮、真實世界中城市發展的動力、其所出現的各式各樣矛盾,都市理論從早期的芝加哥學派發展至今,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當中都市社會學的理論取向也歷經了典範轉移。本課程為東海社會系與通識中心雙掛,從都市社會學的知識基礎出發,關切台中的都市發展與居住正義課題,希望創造一個學術討論平台,讓不同科系的的同學,藉由台中實際案例的探討,有彼此交流、共同思考的機會,從而梳理出各自的人文社會關懷。
本課程將透過有系統地探討都市社會學的重要概念系譜和研究向度,搭配台中具體經驗案例,規劃十個主題,提供修課同學對於都市化與都市發展之社會科學知識基礎,讓參與者運用此知識資源梳理出各自的關懷。本課程除了由授課者講授相關基礎概念之外,也將進行三次戶外教學,分別是台中的重劃區、舊城中區以及東勢。
作為社會系選修課以及通識課雙掛課程,本課程歡迎非社會系背景的同學選修,社會系修課學生,需要分組做導讀與提問報告(也歡迎通識課同學加入),並選定台中一個具體的課題,作一個小研究報告,在期末周上台做15-20分鐘的PPT簡報,報告題目由組員自訂,除了蒐集二手資料外,鼓勵同學進行田野訪調,報告主題與課程內容不致偏離太多即可。
為節省資源並讓同學易於閱讀更多文章,本課程的教材,均有電子檔,將Po到教學平台供同學下載。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二/6,7,8[SS323]
修課班級:共必修2-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與社會系2165課程雙掛(本課程該學系學生不得修習)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楊友仁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每周五下午兩點至五點,於教師研究室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蔡勇美、章英華主編(1997)《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巨流。
蘇碩斌(2010)《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修訂一版),台北:群學。
Gottdiener, M. and Hutscison, R.(2010) The New Urban Sociology, 4th Edition, New York: Westview Press. 黃怡譯(2011)《新城市社會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Harding, A. and Blokland, T.(2014)Urban 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Power, Cities and Urbanism in the 21st Century. London: Sage.王岩譯(2016)《城市理論:對21世紀權力、城市和城市主義的批判性介紹》,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都市社會學:台中專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