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第2學期-0379 知識與實在:哲學與影像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參與 60 課堂提問與申論列入分數計算
期中回顧報告 20 分析文本與問題化討論
期末回顧報告 20 分析文本與問題化討論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40人,已有56 人選讀,尚餘名額-16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潘怡帆

教育目標

本課程以哲學思辨、影像與電影為主,探索三者間的跨域連結的關係。亞里斯多德確立了影像(image)與事物(chose)的關係,指出影像是事物的模仿。上帝用自己的形象造人,人由是成為神的仿造品。瑪格麗特一系列「影像背叛」的作品敲醒了這個世界,使人重新思考影像與事物的關係。布希亞進一步以「超真實」省思影像,布朗肖則看見影像與屍體的曖昧關係。二十一世紀逐漸由文字轉向影像的世代,那麼,我們必然要追問,在這個充斥微電影、直播、迷因的時代裡,影像究竟是什麼?本課程希冀藉由影像分析能力的建立,使學生具備人文、藝術和倫理的涵養與鑑賞能力,關懷自身處境與自我理解。此外,通過影像議題的反思開啟多元創造性思考及獨立重構思想的能力,培育與國際並駕齊驅的全球性視野。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布希亞,2011,《論誘惑》,南京大學出版社。
傅柯,2001,《詞與物》,上海三聯。
洪席耶,2011,《影像的宿命》,典藏藝術家庭。
Jean Baudrillard (1980). De la séduction. Galilée.
Jacques Rancière (2003). Le destin des images. La fabrique éditions.
Michel Foucault (1966). Les mots et les choses. Gallimard.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知識與實在:哲學與影像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