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第2學期-0380 知識與實在:佛典敘事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課堂參與 | 30 | 每週研讀、報告、討論。 |
期中報告 | 30 | 期中專題計畫報告:口頭報告與書面A4兩面以內報告。 |
期末報告 | 40 | 期末報告:口頭報告與書面3000字以內報告。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40人,已有30 人選讀,尚餘名額1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相較於佛教「論」典中,論師們以極為哲學化與專技化的方式,闡揚佛教經典當中的哲學義理;在佛教「經」典中論理部分不多,但是透過各種故事、譬喻的形式,各宗門後來論述出來的哲理早就生動具象地被闡述出來了。故事與譬喻的形式除了有利於傳播之外,更重要地,佛教哲學中被主要關注的核心問題,都不是經驗的問題,多為涉及經驗範圍與界限的認知論與形上學問題,許多問題本身就是出自於文字與概念運用的局限性本身,因此論理的「推論」型態本就不是適合的表達方式。在佛教因明學(邏輯)與量論(認知論)還未發展的狀況下,「辯證」型態(如龍樹的歸謬法)難以廣傳。佛典敘事者不能直接述說、推論,又不能以辯證反證,且又不願沈溺於玄妙辭藻的堆疊中,透過故事與譬喻來標指不可指之明月,自然成為佛典中常見的敘事手法。
本課程以seminar形式,帶領上課同學依照不同哲學主題,選讀佛典故事,透過古典漢文的共同譯註與評析,吸取此些佛典故事與譬喻中難以言喻的哲理,並從中發展、探討相關的佛教哲學議題。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2
上課時間:五/7,8[H209]
修課班級:哲學系2-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中哲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汪純瑩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晤談時間:課後一小時
晤談地點:系辦公室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主要文獻依據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數位大藏經經文為主,包含故事所出之經文以及相關的古典論著文獻。由於故事情節與民間流傳甚廣,許多現代白話翻譯與詮釋也可供參考,這方面鼓勵同學多方蒐集,但是最終我們會回歸大藏之中之古典漢文,以為依歸。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線上閱讀:https://www.cbeta.org/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知識與實在:佛典敘事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