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第2學期-1938 社會學理論(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課堂參與 | 20 | |
課程參與 | 16 | |
期中考 | 30 | |
期末考 | 3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45 人選讀,尚餘名額2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以前,我對於「理論」的認識與理解大約就是「」。這幾
年來的心得,也許可以再進一步闡述。我試著藉由「理論」與「觀點」的區分,並以
一種接近「理念型」(這個概念,相信妳/你們上個學期已經學習過。)的表述方式
說明:「理論」是以一種「觀點」,對「事實」加以考察,試圖對「事實」提出是什
麼以及為什麼,並且何以致此的緣由。
上述的說明可以藉由董啟章在《地圖集 》(2011)的一段文字獲得參照性的釐清,請
各位琢磨玩味:
也就是說,對於「理論」的理解與想像,必須擺脫傳統以來機械般的「
」客觀反映說,而要適當地認識到理論是基於某個特定觀點,對事實考察所採取的
立場解釋,也就是「」的主觀詮釋說。簡單而言,針對同一社會事
實,持以不同的觀點看待,會有不同的理論解釋。(鄭志成)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三/2,3,4[SS322]
修課班級:社會系2B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推廣部隨班附讀請獲得老師同意。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李晏佐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與授課教師約定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Martuccelli, Danilo(達尼洛‧馬爾圖切利)/姜志輝譯:
。南京:譯林,2007。【Orig. Danilo Martuccelli: Sociologies
de la modernité. Paris: Gallimard, 1999.】
Baert, Patirck(帕特里克‧貝爾特)、Carreira da Silva, Filipe(菲利佩‧卡雷
拉‧達‧席爾瓦)/瞿鐵鵬譯: 。北京:商務,
2014 。【Orig. Patirck Baert, Filipe Carreira da Silva: Social The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Beyond.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10.】
Callinicos, Alex/簡守邦譯: 。2004 年革新重譯本,原舊
版書名《社會學理論思想的流變》。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2004。
【Orig. Alex Callinicos: Social Theory: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Polity
Press, 1999.】
Cuff, E. C.、Sharrock, W. W.、Francis, D. W./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譯:
。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2008。【Orig. E. C. Cuff,
W. W. Sharrock, D. W. Francis: Perspectives in Sociology.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Ritzer, George(喬治•雷瑟)、Goodman, Douglas(道格拉斯•古德曼)著/
柯朝欽、鄭祖邦譯: 。第六版。臺北市:巨流,
2004、2005。【Orig. George Ritzer, Goodman, Douglas: Sociological Theory.
Six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2004.】
其餘課程內容相關參考文獻將於課程中隨時介紹及說明。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學理論(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