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第2學期-1951 公民參與與社會溝通實作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29 人選讀,尚餘名額31人。
本課程可網路登記,目前已登記人數為 3 人,選上機率為99.9%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1980年代中期以來,民主社會已逐漸由過去「選舉為中心」的投票民主,轉向以「討論為中心」的審議式民主,主張公民才是民主體制的參與主體,所有受決策影響的公民或其代表,都應透過知情、理性、平等的社會溝通後參與集體決定。自2015至2018年,臺中市已分別於中區、清水、豐原、大里、南區、東勢、東區、大雅等行政區執行「參與式預算」(Participatory Budgeting),此一起源於巴西愉港(Porto Alegre)的公民參與都市治理政策,是審議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在臺灣最重要的公民參與模式之一。由於臺中市政府已於2019年不再辦理「參與式預算」,本課程回顧臺中市參與式預算四年執行中由市民提案關注的都市議題,選取與公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審議民主」、「新移民/移工」、「空污/食農」、「展示溝通」等主題,提供修課同學進行社會溝通實作,並依「問題研析、實作方法、批判反思」三階段進行。修課學生將有機會至臺中市審議民主現場參與活動或上課,藉此體悟公民治理精神,並對社會溝通現況提出批判,檢視公民參與在臺中市之實踐及更多可能性。因此,公民參與既是本課程內容,同時也是問題意識,而社會溝通實作則為方法,一方面促進修課同學理解社會現實,另一方面則鼓勵其對臺灣社會問題提出社會學批判。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四/2,3,4[SS322]
修課班級:社會系1-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推廣部隨班附讀請獲得老師同意。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郭揚義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四/2,3,4[SS322]下課時間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 C. Wright Mills著,張君玫、劉鈐佑譯,1995,《社會學的想像》。臺北市:巨流。
2. Jon Elster主編,李宗義、許雅淑譯,2010,《審議民主》。臺北市:群學。
1. Baiocchi, Gianpaolo, Elizabeth .A. Bennett, Alissa Cordner, Peter T. Klein and Stephanie Savell. 2015. The Civic Imagination: Making a Difference in American Political Life: Taylor & Francis.
2. John Gastil、Peter Levine,劉介修、陳逸玲譯,2012,《審議民主指南:21世紀公民參與的有效策略》,臺北市:群學。
3. 山崎亮,莊雅琇譯,2015,《社區設計:重新思考「社區」定義,不只設計空間,更要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臺北市:臉譜。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公民參與與社會溝通實作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