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第2學期-1959 初探香港後殖民身分與政治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1次課堂讀物口頭報告 | 25 | 各組學生必須選擇1堂課進行小組報告,每週各組請分配好報告範圍。每次報告約30分鐘,並請準備PPT,以及1至2頁報告大綱與討論問題,於課上發給同學。 |
1次課堂香港議題介紹 | 25 | 選擇1堂課,進行香港議題介紹。每次報告約30分鐘小時,並請準備PPT,以及1至2頁報告大綱。 |
課堂討論 | 20 | 非報告同學請提出(1)鼓勵性建議,認為報告者哪裡好、提出了什麼有趣的閱讀觀點或看法;(2)建設性建議,你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見或其他想法,促進討論。 |
期中與期末報告 | 30 | 10分鐘期中報告:期末報告的提案;期末報告發表與回饋:準備約30分鐘的研究報告(觀察反思、流行文化或文學分析、議題研究、報導或訪談)。議題:流行音樂、電影、小說、明星、食物、社會新聞、港臺比較、台灣關於香港的新聞報導、港生、港店、香港年輕人、住房生活……。例如:哪位歌手、他的背景、唱了什麼歌、內容關於什麼、在台灣引起什麼回應。討論 (1)香港流行文化中如何談香港的歷史文化與身分認同? (2)在台灣生活的港生與陸生、或香港商店如何理解三地與自身的身分?(3)台灣的媒體如何建構特定香港的問題,為什麼? (4)其他相關議題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58 人選讀,尚餘名額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隨著「中國因素」這套話語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論述中流行,「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也相應成為一個耳熟能詳的標語,隱含了港臺社會相互的政治情感投射(或者政客的籌碼)。當中,香港往往成為台灣建構認同的他者,因而香港殖民與後殖民的歷史、社會與文化的流變、身分認同的複雜與困惑等也隨之消失在這樣的政治投射中。當香港學者指出,香港主體往往在殖民主義與後殖民的國族話語中被消失(或被視而不見)的時候,同樣也值得台灣在聲援或批評香港問題、或研究及思索兩岸三地關係時自我警惕。如何在歷史與方法上進入香港社會文化的肌理,並在這樣互為主體的過程中,進而反思見台灣社會的發話位置、常識與政治情感?這是這堂課在深入介紹學生香港文化與政治的同時,期待引發學生思考的面向。
「香港」作為一門研究或一門課,是難以涵蓋所有香港的社會文化肌理面向,而「全面理解香港」的期待,在知識上本身就冒著將「香港」整體化、簡化的危機。「初探香港身分與政治」這門課以身分政治作為切入點,透過相關的二手分析與研究為閱讀材料,就殖民主義的批判、左派的政治經濟分析、政治治理管制與政治運動、民間與社會運動、文化分析、本土主義、移民移工與少數族裔等議題等二手資料,疏理香港身分政治的流變與思想,嘗試深入理解香港的政治歷史、社會、文化的特定面向。透過這堂課,學生也能夠具體學習殖民與後殖民身分的理論討論、文化想像的分析、社會運動與底層邊緣的文化再現等方法。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五/2,3,4[SS323]
修課班級:社會系2-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推廣部隨班附讀請獲得老師同意。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鄭亘良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時間另協調安排,地點:教室或系討論室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張少強,2011,〈香港:地緣政治與香港研究〉,《香港‧生活‧文化》,呂大樂、吳俊雄、馬傑偉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頁302-330。
王宏志,2000,《歷史的沉重:從香港看中國大陸的香港史論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第一章。
羅永生(2015)。《勾結共謀的殖民權力》。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杜葉錫恩(2005)。《我眼中的殖民時代香港》。
呂大樂、趙永佳、容世誠(2014)。《胸懷祖國:香港「愛國左派」運動》。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呂大樂(2012)。《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香港:中華。
馬嶽等(2012)。《香港80年代民主運動口述歷史》。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羅永生。2014。《殖民家國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周蕾。1995。《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大學出版社。
葉蔭聰。1997。〈邊緣與混雜的幽靈:談文化評論中的「香港身分」〉,《文化想像與意識形態:當代香港文化政治論評》,陳清橋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頁31-52。
孔誥烽。1997。〈初探北進殖民主義〉。《文化想像與意識形態:當代香港文化政治論評》,陳清橋編,頁53-88。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呂大樂。2002。〈思想「九七前」與「後九七」香港〉。《我們的地方,我們的時間》。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游靜。1997。《另起爐灶之耳仔痛》。
呂大樂。2002。〈香港故事不易講/非歷史的殖民地成功故事〉。《書寫城市:香港的身份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呂大樂。2007。《四代香港人》。香港:進一步多媒體。
張少強、羅永生。2013a。〈論電影《葉問》中的華人民族主義〉。《香港.論述.傳媒》,張少強、梁啟智、陳嘉銘編,頁117-140。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張少強、羅永生。2013b。〈論電影《葉問》中的殖民香港故事〉。《香港.論述.傳媒》,張少強、梁啟智、陳嘉銘編,頁141-164。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許寶強、羅永生、馬國明。2010。《寫在下一次金融海嘯之前。香港:進一步多媒體》。第二部分:經濟生活。
鄭家榮、馮嘉欣。2013。〈青年拒當樓奴:破除置葉迷思、抗衡地產霸權〉。《拋磚記:回應新自由主義的香港房屋運動》。香港:捍衛基層住屋權益聯盟。
葉蔭聰。2010。《為當下懷舊:文化保育的前世今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第三章、第四章。
黃培烽、許煜。2011 [2010]。《80前後:超越社運、論述與世代的想像》。香港:圓桌菁英。Introduction & Monologue。
羅永生,2014,〈香港本土意識的前世今生〉,《思想》第26期,臺北市:聯經,頁113-151。
葉蔭聰,2011b,〈香港新本土論述的自我批判意識〉,《香港:解殖與回歸》,思想編委會編著,臺北市:聯經,頁103-116。
呂大樂編(2013)。《兩地書:港漂十味》。香港:三聯。
陳錦榮、梁旭明(2014)。《認識香港南亞少數族裔》。香港:中華書局。
Mathews, Gordon(2013)。《世界中心的貧民窟:香港重慶大廈》。青森文化。
蘇美智(2015)。《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香港:三聯。(請自行借書或購書)
黃宗儀、胡俊佳、賴彥甫(2014)。〈從人口政策到排他論述:內地孕婦赴港分娩與出生公民權的文化政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5》:179-220。
胡嘉明(2012)。〈內地孕婦產子:中港跨境下的階級問題與身份認同政治〉,《本土論述2011:想像新界╱本土的性與別》,本土論述編輯委員會、新力量網絡編著,臺北市:漫遊者文化出版,頁63-72。
葉蔭聰、易汶健,2014,〈本土右翼與經濟右翼〉,《思想》第26期,臺北市:聯經,頁153-161
史唯、劉世鼎。2019。〈和解的障礙:中國內地與香港情感結構的比較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3(8月號)。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初探香港後殖民身分與政治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