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第2學期-2158 畜產智慧化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時成績 10 上課互動、出席狀況
期中考 35 期中考
期末考 35 期末考
期末報告 20 期末報告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45人,已有44 人選讀,尚餘名額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隨著全球人口的成長與經濟的發展,人類對於農畜產品的需求日漸增加。國內畜產業一方面處於牧地狹小的不利條件下,目前又面臨人口老化、缺工、氣候變遷以及全球化競爭等問題;因此,如何透過新興資訊技術,完善智慧化的畜牧養殖、畜產品加工、運輸物流、監控等議題顯得越形重要。 現今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以將舊有樣態推翻的強勢姿態出現,並利用智慧化科技,如物聯網(IoT)、大數據(Big Data)等,運用其精準化的特性,引領畜產業進入省時省力的高效率時代;與傳統時期人必須都親自到牧場才能做事不同,人在遠端傳送指令,智慧機具在現場接收到指令,就能立刻進行修改。此種工作模式,不僅省時省工,且能得到更高的生產效率。 相較於自動化,AI給予畜主精準數據,但若無人會解釋數據並善用它,則毫無意義。因此,AI為幫助生產者改變畜牧場的運營方式,而具備的功能是藉由分析由智能化設備收集的數據,通過模仿人類的決策來提供解決方案。若以先前的設備,要管理牧場中每頭動物的營養、生產幾乎是不可能的,但現今的技術卻有辦法提供繁殖、飼養等數據,使個體化生產不再僅是夢想。 本課程著重於AI科技在畜牧生產之運用,內容涵蓋了AI畜禽飼養、AI畜禽管理、AI畜禽產品收穫以及AI畜產品行銷等,使學生不僅瞭解AI、也看得懂AI。課程除給予學生豐富、紮實之學理,亦結合校外參訪,使學生有機會能接觸AI相關產業,並實際瞭解AI如何解決產業之難題。因此透過本課程之教授,將能有效提高學生對於國內外畜產智慧化研究、管理設施、行銷等有更深層的認識。課程且配合指定文獻的閱讀與互動討論,以增進學生對智慧化畜產現況的了解以及未來運用,有以致之。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Pradeep Tomar and Gurjit Kau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oT-Based Technologies for Sustainable Farming and Smart Agriculture. 2019. IGI Global.

2. Matthieu De Clercq, Anshu Vats, and Alvaro Biel. 2018. Argiculture 4.0: the future of farming technology. World Government Summit.

3. Myer Kutz. 2013. Handbook of Farm, Dairy and Food Machinery Engineering (Second Edition). Elsevier Inc.

4. Paul McNulty,Patrick M. Grace. 2009.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Encyclopedia of Life Support Systems (EOLSS).

5. 行政院生產力 4.0 發展方案。

6. 陳志維。2019。創新智慧家禽4.0科技提升產業競爭力。農政視野(第326期)。

7. 陳駿季、楊智凱。2017。推動智慧農業-翻轉臺灣農業。國土與公共治理學刊。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畜產智慧化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