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第2學期-3052 人文:農創美學.人文實踐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農村社區讀書會實習成果發表 40 期末協助參與社區農村讀書會成果發表,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農村青年據點實習與實作 30 協助建立農村青年參與據點,並輪流置場域實習
田園農食創意與環境美學實踐 30 參與社區農食田園與環境美學的建置,並提出學習反思報告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58 人選讀,尚餘名額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張文鴻

教育目標

社區美學創作是一種凝聚集體認同與情感的連結語言,以田園作為藝術實踐的場域,採集綠意生態、友善土地為創作題材與關懷核心,透過手作溫度的詩意轉化,拉近大人、孩子乃至家戶的互動關係,激盪社區集體創作的創意與活力,養成社區居民體驗綠意生活的自然美感,在共同參與的發酵下,形塑社區蘊藏的文化底蘊與美學風格。透過「敘事想像與自然環境」駐村食農課程活動,將東海大學社區孩子與民眾推展誠食夥伴的精神,移地雲林彰化農村社區進行交流學習,不僅是社區互動的契機,更是形塑社區意識及地方文化最好的借鏡。 本課程設計著眼於藝術人文美感的涵養,以溝通互動為基礎,為學習人與群體互信分工與共享尋找其脈絡;而在創作活動進行的同時,並須創新應變的思維解決問題,以自主行動為基礎,培養獨立堅韌的毅力,強化面對挑戰的決心;同時在社會群體的脈動,充分表現服務的利他精神,循著社會參與的基礎,讓地方人與人的連結得以更加穩固。不只是對於社區孩子們有高度的學習期許 ,更是建立未來學習型場域的絕妙機會。 透過大學實作課程的融入,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及社區村落民眾的參與‚號召更多愛護土地的學生.孩子捲起袖子一起投入‚期望達到「自由耕種˙收成共享」理想境界;然後「享用大地˙回饋自然」,利用落葉推肥,資源循環涵養自然的概念‚轉而以有機栽種滋養土地,落實環境教育與實驗;最後「樂群為美˙感受生命」。以現地資材想像創作‚在田野土地中布展‚展現「食農」、「創意」及「教育」的非凡視野。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2018)《共好食代--全方位食農教育行動》。臺北:遠足文化。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人文:農創美學.人文實踐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