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第2學期-3268 文明與經典:布朗肖《文學空間》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參與 50 課堂提問與申論列入分數計算
期中回顧報告 25 分析文本與問題化討論
期末回顧報告 25 分析文本與問題化討論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5人,已有16 人選讀,尚餘名額9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潘怡帆

教育目標

畢卡索在2D畫布上創造立體派,文學在字與字之間創生空間,通過內外翻轉,凹摺與攤展人的思考,布朗肖嘗試以《文學空間》啟動人類腦殼內的一次地質層變動。此作不止關乎文學與書寫,更是對於孤獨、死亡、靈感、他者、需求、瘋狂、經驗、未來與想像等與人之為人的切身相關思想的總提問。人一生只能選擇成為一種人,因而人需要文學,在文學所創造的想像空間裡,成為他所不是之人,為他所不曾為、也不能為之事,思考他所未曾思考之事,由是成為超越自身有限經驗的無限之人。文學空間不僅是屬於文學的空間,更是萊布尼茲所謂凹摺了整個宇宙的最小單子,波赫士筆下可以凝視萬物的阿萊夫窺孔,王爾德認為現實世界模仿的對象,以及能夠揭露無限的秘密的關鍵之鑰。本課程的目的在探索什麼是此空間的建築術,並通過置身此空間,重新思考關於孤獨、死亡、未來等,那些人之為人的事。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布朗肖(2003),《文學空間》,商務。
Maurice Blanchot(1955). L'espace littéraire. Paris: Gallimard.
Maurice Blanchot(1989). The Space of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文明與經典:布朗肖《文學空間》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