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第2學期-5020 比較文學專題:跨藝術研究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上課參與、課中參與、每週備忘錄書寫 | 25 | |
導讀 | 25 | |
期末報告 | 5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8人,已有10 人選讀,尚餘名額-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 課程目標 (Course Objectives)
一、引導學生關注文學與其他藝術類別之間共通互融的面向。
二、引導學生瞭解「比較文學」視域中「跨藝術研究」的可能面向與方法。
三、引導學生理解「跨藝術研究」的相關理論。
四、引導學生就所關切藝術類別與文學的關係,開啟初步研究與累積研究成果。
五、引導學生了解「策展」(curating)做為文學與其他藝術類別進行「跨藝術對話」 實踐的可能。
■ 課程內涵(Course Contents)
本課程包括跨藝術文本、相關研究論述分析及理論介紹。所討論的跨藝術範疇將包括:文學與書法、文學與繪畫、文學與雕塑、文學與公共藝術、文學與建築、文學與景觀設計、文學與數位藝術(digital art)、文學與攝影、文學與編織工藝、文學與電影、文學與音樂、文學與舞蹈等。所介紹的研究角度包括「圖像學」、「跨藝術互文」、「圖文互動」、「美學跨界表現」、「跨界演繹」、「形式比較」…等。學期初視修課學生興趣調整所偏重內容。
課程概述
在傳統知識架構下,藝術的類別經常被清楚劃分。事實上,許多古今中外藝術創作文本都是跨藝術文類的。尤其是進入媒體多樣化的時代後,各類藝術之間交融、互文創作的情形益加常見,甚學界因此也已相應地發展出許多「跨藝術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本課程擬透過「比較文學」學門中的「跨學科研究」視域,帶領學生一起探討以「文學」為中心進行「跨藝術研究」的諸多可能。課程的每個單元將採以下幾個步驟教學,修課同學需配合進行,以求獲得最佳學習效果。
一、首先,教師針對該週主題提供跨藝術文本,共同討論這些文本的跨藝術表現及研究該文本時可切入的理論與方法。課程中所討論的創作文本以華語世界的作品為主,並視主題提供其他語言與文化的相關文本作為參照。
二、討論與文本相關的論述,每篇研究案例由一位同學主講,主講者需指出論述中的問題意識、論述觀點、跨藝術研究方法、理論運用方式等;報告者必須事先準備至少一頁之討論大綱,其他同學亦需事先閱讀該論述,以利參與討論與講評。
三、教師介紹相關理論。
學生需就個人有意研究之文本進行報告及發展個人論點,於期中進行報告提案,在課堂上共同討論後發展論述,並於學期末口頭報告單元做一較完整的呈現。並在依建議斟酌修改繳交一篇八千至一萬五千字之書面專題報告。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四/2,3,4[H535]
修課班級:中文碩博1,2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朱衣仙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四/5,6[H517]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Benjamin, Walter(班雅明,華特)。〈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許綺玲譯,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1998。
Friedlberg, Anne.〈移動和虛擬的現代性凝視:漫遊者〉,《視覺文化讀本》,羅崗等主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327-340
Lessing , Gotthold Ephraim, Kritische und philosophische Schriften, München (Winkler) 1974, 7-166. 中譯本: 萊辛,朱光潛譯,〈拉奧孔〉《詩與畫的界限》,台北:駱駝。原著寫於1766年。
O’Neil, John〈傅柯的眼睛—死亡的顯(隱)形與現代性〉,《視覺文化讀本》,羅崗等主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244-257。
巴特,羅蘭《明室》,許綺玲譯,台北:蕭永盛-台灣攝影,1995。
毛文芳〈李良年的人生讀本-清初〈灌園圖〉的複調意涵〉《漢學研究》。32卷4期 ( 2014/12) , 193-228
古添洪〈論「藝詩」(ekphrastic poetry)的詩學基礎及其中英傳統〉劉紀蕙主編:《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臺北:立緒文化,1999,87-122。
江凌青〈從雕塑電影邁向論文電影:論動態影像藝術的敘事傾向〉《藝術學研究》 16期 ( 2015/06) , 169-210。
衣若芬〈「文圖學」與東亞文化:1920-30年代虎標永安堂藥品的報紙廣告〉。《臺大東亞文化研究》。第3期 ( 2015/10) , 161-195
衣若芬〈美感與諷喻:杜甫〈麗人行〉詩的圖像演繹〉,《遊目騁懷:文學與美術的互文與再生》,台北:里仁,2011。
吳盛青〈重層的自我影像:抒情傳統與現代媒介〉,《政大中文學報》,26,2016,31-73。
李欣倫〈「寫真」與「二我」-《風前塵埃》、《三世人》中攝影術、攝影者與觀影者之象徵意涵〉東吳中文學報 27期 ( 2014/05) , 337-363。
李時雍〈我畫我自己,故我存在:以施叔青《兩個芙烈達.卡蘿》為中心〉《台灣學誌》12期 (2015 / 10 / 01) , 57 – 68。
周蕾〈視覺性、現代性與原始的激情〉,《視覺文化讀本》,羅崗等主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258-278。
宗白華《美學散步》,台北:世華。
孫松榮〈蔡明亮的《臉》,或跨影像性的華語影片〉《中外文學》 42卷3期 ( 2013/09) , 73-106。
孫康宜〈再讀八大山人詩--文字性與視覺性、及詮釋的限定〉《中外文學》,20:7=235,1991,4-8。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主體之呈現─莊子的再發現〉,《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1966。
班雅明,華特(Benjamin, Walter)〈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許綺玲譯,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1-34。
張歷君〈時間的政治―論魯迅雜文中的「技術化觀視」及其「教導姿態」〉《視覺文化讀本》,羅崗等主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279-311。
梁慕靈〈想像中國的另一種方法:論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的「視覺性」〉。《政大中文學報》,19,2013.06:219-260。
陳佩筠〈作為中介動力的改編:從生命觀點談改編的創造性演化〉,《英美文學評論》,32期,2018/06,71-93。
陳建華〈凝視與窺視:李漁〈夏宜樓〉與明清視覺文化〉,《政大中文學報》,9期, 2008/06,25-54。
陳榮彬〈重讀《杜連魁》-建築師王大閎與翻譯(小說)家王大閎的對話〉,《中外文學》,41卷3期,2012.09:159-189。
陳韻如〈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畫意新解〉,《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4,2013 .03,43 - 90+93。
辜炳達〈「活著的一隻被魔法詛咒成水泥化石的巨獸」《西夏旅館》的偽巴洛克違章結構〉《中外文學》 44卷3期 ( 2015/09) , 177-211。
黃世錦〈談李白的書法與有關書法的詩〉,《輔仁大學中研所學刊》,(7)1997,242-2596。
黃璿璋〈對照記:從《明室》的攝影現象學看張愛玲對老照相簿的視覺感知與想像〉《中外文學》 45卷1期,2016/03 , 167-194。
劉千美〈範疇與藝境:文人詩畫美學與藝術價值之反思〉,《哲學與文化》,35卷7期,2008/07,17-36。
鄭慕尼〈從「後挪用」、「轉碼」與「漫畫系統」探討圖像小說家克里斯‧衛爾作品特質〉,《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10卷1期,2016/12,99-128。
錢鍾書《七缀集》,台北:書林,1990。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比較文學專題:跨藝術研究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