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第2學期-8403 西洋美術史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率 20
期中學習心得報告 10
期中報告 30
期末學習心得 1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43 人選讀,尚餘名額17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羅頌恩

教育目標

藝術發展經過宗教改革的動盪之後,已漸出現藝術正統化的樣貌,並奠定了今日對傳統藝術認知的基礎,而其時間界定大約就是落巴洛克時期之間。因此,課程將分別介紹宗教改革時期的藝術發展、巴洛克時期的荷蘭藝術與改革後的天主教藝術世界、十七世紀的法國學院的藝術形態與專業化之型態,最後,進入到印象派之前的歐洲世界,了解當時文化現象裡的藝術類型。以此建構學生認識現代藝術發展之必要基礎。 在這種非單一線性演進的藝術史發展認知之中,可見一件作品的生成涉及到不同地區的思潮演變、歷史進路中對視覺藝術的脈絡書寫。因此,作為美術系的理論課程,課堂上也將呈現作品在解讀上的不同進路。透過其中多元的樣貌與脈落關係,進一步導引學習者從學術研究的視野中認識藝術不同時代的定義,並瞭解藝術創作在傳統典範與創新之間並非全然斷裂。 在理論實踐方面,透過觀察藝術作品和文本分析的方式來訓練自我思想的能力,以及對圖像與意涵之間關聯的敏感度,以此加深個人對視覺藝術存在價值之了解,以及個人創作內涵的層次性。

課程概述

本課程範圍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古典西洋美術史,以時序發展為主,涵蓋範圍從史前文明至十九世紀印象派。第二部分著重在現代主義,以運動、派別及形式等作為主要分類。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Nikolaus Pevsner著,陳平譯:《美術學院的歷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Hugh Honour、John Fleming著,吳介禎等譯:《世界藝術史》,台北縣:木馬文化,2001(1982英)。
Giulio Carlo Argan, Maurizio Fagiolo著,曾堉,葉劉天增譯:《藝術史學的基礎》,台北:東大出版,1992。
W. Tatarkiewicz:《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臺北:聯經,1989。
Rolf Toman主編,李為堯等譯:《華麗・古典:巴洛克藝術》,台北:閣林國際圖書,2013。
Rolf Toman主編:《絕世・宏偉:神聖藝術》,台北:閣林國際圖書,2014。
高千惠著:《詮釋之外:藝評社會與近當代前衛藝術》,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17,頁09-29。
Cynthia Freeland著,劉依綺譯:《別鬧了,這是藝術嗎?》,台北縣,左岸,2002(2001),頁49-53。
花亦芬著:《林布蘭特與聖經:荷蘭黃金時代藝術與宗教的對話》,台北:三民,2008。
金祥根著,劉思佳、林怡萱譯:《卡拉瓦喬的殺人美學》,新北市:跨境文化,2017。
李奧納多達文西著,彭嘉琪譯:《達文西思緒集》,新北市:八旗文化,2016。
Évelyne Bloch-Dano著,周伶芝譯:《花園的故事》,台北:時報出版,2016。
波特萊爾著,郭宏安譯:《波特萊爾論漫畫》,新北市:八旗文化,2012,頁115-159。
Verena von der Heyden-Rynsch著,張志成譯:《沙龍:失落的文化搖籃》,新北市:左岸,2006(1992原文)。
Benvenuto Cellini著,王憲生譯:《切里尼自傳》,台北市:信實文化行銷,2014。
E.H. Gombrich著,雨云譯:《藝術的故事》,台北:聯經,1997(1950原文)。
Arnold Hauser著,邱彰譯:《西洋社會藝術進化史》,台北:雄獅圖書,2001(1987修訂)。
Heinrich Wölfflin著,曾雅雲譯:《藝術史的原則》,台北:雄獅圖書,1987(1915原文)。
Richard Shone、John-Paul Stonard著,王聖智譯:《藝術史學的世界觀》,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17。
楊墀著:《學院藝術三百年》,台北:藝術家,2018。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西洋美術史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