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第1學期-1960 全球農糧體制與另類農業實踐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讀書心得 | 40 | 請針對本課程指定之四大議題單元(分別涵蓋三至四篇閱讀文本),分別撰寫一篇1400字以上的讀書心得報告,並於指定時間上傳至iLearn網站。應盡力概括文本的核心論點與論述框架(避免流水帳),並且提出獨立的分析與批判。當然,不可抄襲。 |
文本導讀 | 20 | 請同學挑選兩篇閱讀文本,並於當周上課時間進行5至10分鐘的文本導讀。應盡力概括文本的核心論點與論述框架(避免流水帳),提出問題與挑戰,或是分享衍生相關議題。 |
期末田野報告 | 20 | 對本學期的閱讀、討論與田野,撰寫3000字以上的田野期末報告。應注重個人的體會與收穫,尤其是參與課程討論與田野實作的反思。不必進行專題研究,也不一定要有清楚的結論。很多時候,光是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也很有意義。 |
平時分數 | 20 | 課程出席、參與與態度的綜合評比。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61 人選讀,尚餘名額-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資本主義生產形式的發展,割斷了農業小生產的命脈;
這種小生產正在無法挽救地走向滅亡和衰弱。〔……〕
資本主義的大生產將把他們那無力的過時的小生產壓碎,
正如火車把獨輪車壓碎一樣是毫無問題的。
——恩格斯
小農原則的重要性還表現在,
它代表逃離了我們目前所遭遇的
這種日益全球化的、多維度的農業危機的一種有力方式,
其核心在於堅定地進行生態資本、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的重建,
以作為小農農業逐漸賴以創立的主要資源。
——范德普勒格
這是一個兼重知識、批判與實踐的課程,目的在於瞭解全球農糧體制的侷限,展望另類農業實踐的可能。但是有別於一般社會學的課程——在我們看來,「社會學」本身也是必須受到批判的對象。事實上,自19世紀古典社會學誕生以來,基本上大多數社會學家都把「工業化」、「大都會」與「現代性」等現象置於問題意識的核心,追問資本主義對於現代社會的影響。然而,這裡所謂的「現代社會」,幾乎看不到任何的農村、農業與農民,也不存在土地、作物與食物。不得不承認,社會學相當程度上是一門「城市中心」的學科,不但下意識排除了城鄉關係的視野,斬斷了人類與自然的聯繫,無視依附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第三世界,更假設人類根本不必吃喝!彷彿現代人只要掏出銅板,就能立刻在便利商店買到美味的巧克力與熱騰騰的黑咖啡,想吃任何東西,食物自然而然就能夠從廚房端上餐桌。
當然,社會學家並非完全無視農業的存在,但是基本上只是把農村當作城市的鏡像,寄寓著落伍的想像與童年的鄉愁,結果反而疏遠與懸置了真實的農村問題。雷蒙・威廉斯在《鄉村與城市》中精彩指出,近代英格蘭文學中無論是「進步的城市與衰敗的農村」還是「腐敗的城市與美好的農村」,都是受工業化生活刺激而廣泛創造出來的意識形態。這些意識形態不但掩蓋了農村地區(與第三世界)極為多樣與複雜的社會面貌,更誤導了公眾對於「農政問題」(Agrarian Questions)與「食農問題」(Agri-Food Questions)與的理解。這部分說明了為什麼社會學面對食物、農民、農業與農村問題的時候,總是顯得有些欲振乏力,這很有可能是因為社會學長期以來和它的批判對象——資本主義現代社會,都分享了許多共同的特質,同樣疏遠了土地與自然,貶低農業勞動的價值,不再能夠理解食物背後生態紋理、社會關係與文化想像,同樣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本課程希望展示,面對食農與農政等議題,社會學同樣能夠展現出令人驚喜的解釋力與穿透力。但是這裡有一個前提:作為一位社會學的學徒,首先必須恭身自省,卸下原先引以為豪的(現代性的)知識武裝,再一次重新認識與想像這個世界!藉由文本的閱讀、課堂的討論以及田野的實作,本課程希望和同學們一同暫時離開擁擠的現代都會,造訪開闊的鄉村世界,和農民聊天,試著耕作土地,並且藉由食物/農作物這條線索,從新思考自然、個人與社會的關係。結合歷史學、人類學與社會學的視野,我們可以發現全球農糧體制塑造了現代世界(此話不誇張),但也衍生許多難以調和的尖銳矛盾,看似無堅不摧,某個角度來看卻又非常脆弱。正是處於邊陲的鄉村地區,資本主義的邏輯顯得更加清晰與粗暴,但又不是那麼全面與絕對,許多空隙依舊保留許多異質的、多樣的與豐富的地方風貌,與資本主義展開長期的角鬥與拉鋸。另類農業實踐的真實意義,從來不僅僅在於提出控訴,而是希望創造更多有意義的連結,展望更加自由、生態與美味的生活方式。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3-0
上課時間:二/6,7,8[SS322]
修課班級:社會系2-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推廣部隨班附讀請獲得老師同意。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葉守禮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請直接與教師聯繫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台灣農村陣線,2015,《巷仔口的農藝復興:社區協力農業,開創以農為本的美好生活》。台北:果力文化。
安娜・羅文豪普特・秦著,謝夢璇譯,2018,《末日松茸:資本主義廢墟世界中的生活可能》。新北市:八旗文化。
沃爾夫著,賈士蘅譯,2003,《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台北:麥田出版。
帕特爾著,葉家興等譯,2009,《糧食戰爭》。台北:高寶國際。
波倫著,鄧子衿譯,2012,《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動物的自然史》。新北市:大家出版:遠足發行。
恰亞諾夫著,蕭正洪譯,1996,《農民經濟組織》。北京:中央編譯局。
范德普勒格,2013,《新小農階級:帝國和全球化時代為了自主性和可持續性的鬥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恩格斯,1972,〈法德農民問題〉。選自中央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斯科特著,程立顯、劉建譯,2013 《農民的道義經濟學:東南亞的反叛與生存》。南京:譯林出版社。
舒爾茨著,梁小民譯,2009,《改造傳統農業》。北京:商務印書館。
黃樹仁,2002,《心牢:農地農用意識形態與台灣城鄉發展》。台北:巨流。
楊弘任,2014,《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相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新北市:群學。
葛伯納著,蘇兆堂譯,1979,《小龍村——蛻變中的台灣農村》。台北:聯經。
霍布斯邦著,蔡宜剛譯,2013,《非凡小人物:反對、造反與爵士樂(下冊)》。台北:麥田,城邦文化。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全球農糧體制與另類農業實踐歷史開課紀錄查詢